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上觀新聞)
8月16日,時值貝多芬誕辰255周年之際,鋼琴家黃秋寧攜手大提琴家呂佳與小提琴家陽旻佑在賀綠汀音樂廳帶來《致敬經(jīng)典——貝多芬的弦鍵相對論》專場音樂會。
音樂會在貝多芬《降E大調(diào)大提琴與鋼琴變奏曲“魔笛”》中拉開序幕,這是作曲家根據(jù)莫扎特歌劇《魔笛》經(jīng)典二重唱唱段“感受到愛情的男人”創(chuàng)作而成的七首變奏曲。大提琴渾厚濃郁的音色猶如陷入熱戀的男子,鋼琴極具顆粒感的映襯使得兩者的聲音配合得嚴絲合縫,流暢自然。貝多芬在原作基礎上進行的人聲器樂化改編賦予鋼琴與大提琴耳目一新的情感表達。第二首作品是廣為人知的貝多芬《F大調(diào)第五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春天”》,為所作十首小提琴奏鳴曲中的第五首。小提琴“歌唱”出最為聽眾熟知的主題旋律,猶如春風拂面而來。小提琴與鋼琴不斷游移配合,將時而柔和時而激昂的春日盛景在四個樂章中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最后一首是貝多芬《降B大調(diào)第七鋼琴三重奏“大公”》,由進行曲體裁引入,快板的諧謔曲描摹出嬉戲活潑的音樂想象,緊接著悠揚的第三樂章主題徐徐而來撫慰人心,直至舞曲式的終樂章將音樂推向高潮疾馳而去。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在不同性格的音樂中交織相融,現(xiàn)場觀眾反響熱烈。
黃秋寧與呂佳、陽旻佑返場曲目是澳門作曲家潘君保為其女兒創(chuàng)作的一首三重奏作品,音樂流淌間,父親對女兒的濃濃愛意化為音符,感動著現(xiàn)場聽眾。
演出由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上海詩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xié)會與(中國)澳門弦樂協(xié)會支持。
原標題:《黃秋寧攜手呂佳、陽旻佑演繹“貝多芬的弦鍵相對論”》
欄目主編:張熠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諸葛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