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的大數(shù)據(jù),是懂落井下石的。
就在我爆肝兩周末,策劃的心儀選題被老板評為“沒意義”的當晚,手機就給我推了一條匪夷所思的新聞:“好萊塢封殺大導演,理由是太勤快”。說韓國導演樸贊郁在好萊塢罷工期間,本該和大家一樣停擺在家,卻偷偷寫完了一個美劇劇本。事情曝光后,他被指責違反罷工協(xié)議,遭到封殺,甚至可能終結在好萊塢的發(fā)展。
更刺眼的,是評論區(qū)一邊倒的聲音:“卷生卷死的東亞人,終于受到了懲罰”“東亞人已經(jīng)被規(guī)訓到不會休息了”“這不是活該嗎,屁股坐錯了位置”……
剛歷經(jīng)激情被冰凍的我,心里一陣不舒服。從什么時候起,“多做點”成了罪?出于熱愛而努力的人,要被集體嘲諷?這個時代,真的已經(jīng)容不下“自己卷自己”了嗎?
手機的震動突然把我拉回現(xiàn)實。家庭群里,萬年勞模的我爸發(fā)了一張晚飯照片:“高淳臭豆腐,早上特位(方言:專門的意思)排隊買到的,晚上特別給你媽蒸了毛豆米臭豆腐?!?我媽緊接著回復:“好吃極啦!”
看著這熟悉不過的對話,我沒來由地鼻尖一酸。
是啊,我這份“勤快”的基因,還不是怪這個老頭子!
從小到大,這位標準江浙滬男人,身體力行地教我什么叫“為熱愛而付出”甘之如飴。只要他在家,我和我媽幾乎什么都不用做——他早起買菜做飯,上班前把家打掃得一塵不染,下班后洗衣、澆花、遛狗。在我認識他三十多年,他一直這樣精力充沛、高高興興地“沉迷干活”,也讓我一直相信:對生活保持熱愛的方式之一,就是多做點。
難受讓我拿起電話,給這位“勞模”訴苦,也半是撒嬌半是埋怨地說他把我“教育”得過分勤勞,害我融不進這個鼓吹躺平的現(xiàn)代社會。
“我哪里勤勞了?我每天都在偷懶啊,只不過你看不見而已?!崩习值囊痪湓捓Щ罅宋遥澳悻F(xiàn)在工作了,爸爸可以跟你坦白了。你看當年爸爸,哪天是準點打卡的,不都是照顧好你們娘倆才去上班?”
他這么一說….好像是的?!
“有些東西值得勤勞,有些不值得?!?他話里有話的說了這么一句?;腥婚g,我發(fā)現(xiàn)這位認識了30多年的江浙滬男性,其實是擁有更深的生存智慧的,只是過去我從來沒發(fā)現(xiàn)。
和中國很多地方不同。像我爸這樣,廣泛分布在我國長三角包郵區(qū)的男士,總給人一種“頂配人夫”的錯覺:不僅收入在線擅長做小生意,還甘愿成為家里的鐘點工、保姆、清潔工,游刃地穿梭于各大菜場超市,用居家時尚為自己代言,更不畏懼表達自己擅長“雞毛蒜皮”的驕傲。
就說清晨,踩著上午 8 點前的第一縷晨光,他們會套上自己深色系的翻領短袖T恤,背著手,如同社交明星一般,走進菜市場??纯次r子,看看魚,挑挑西瓜,撿撿桃子,時而面帶難色,時而眉飛色舞……當季最時令的瓜果蔬菜他們必然一一審閱,就算不買,也要跟攤主們一來二去盤上幾道,再留下一個英俊瀟灑的背影,仿佛古代江南四大才子過路花街柳巷,既要保全君子的面子,也不甘做個不諳風流的呆子。
“豆苗、茼蒿這種時令菜必須去XX家買,因為那家是本地人種的”。
驕傲的他們會在逛完一圈后,慎重地將這個機密驕傲的分享給至親牌友。不要小瞧這個“本地”,在內斗省,它僅指方圓十公里以內的范圍,但江浙滬老頭子更精準,他連人家哪個村,哪個公社都知道。這跟性格是I是E沒關系,E人老頭自然是主動攀談,I人老頭也有自己的方法。一根煙,外加一只狗,借抽煙遛狗的假動作掩護,默默站定5分鐘,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就全知道了:
“土豆茄子得去Y家買,某某蔬菜基地來的,那個地方啊,某某上市公司搞的,投了好幾個億呢……總之,放心!”(你看,這會兒’本地’就不行了)。
開始殺價,這群老頭子就又是一幅面孔。所謂“與青春和家庭有關的”閑聊會立刻收起,上來就從五折砍起,再以毛錢為單位博弈:“喔唷,今天怎么這個價啦?人家那邊都只要xx塊。” 等到老板實在面露難色,再亮出殺手锏——大手一擺“走了,走了”,像鬧別扭的小姑娘一樣等著一句挽留:“哎!回來回來,給你給你!”
“不要扣稱哦,我可是要去公平稱量的?!睅讉€回合下來,心機和唾沫星子都廢了不少,花費卻可能還不到10塊錢。但你還真別問他們累不累(不累),因為這才是他的快樂。照顧老婆和女兒(兒子不重要),讓家里的女王公主們開心是王道,哪怕今天因為菜買錯了回家被嫌棄也無妨,可以獲得跟老伴拌嘴的快樂,也算是贏了。
偶爾小囡宣布回家,那就是他們世界的頂頭大事。從下飛機開始,孩子自己拎包,拎行李就是被嚴格杜絕的。豆腐腦、油條、粢飯團、豆?jié){、餛飩,無論多遠,即便股票還有五分鐘開盤,只需公主殿下一句話,就能比外賣更新鮮準時的送到(還自帶奶鍋和雞蛋)。約了朋友出去玩,他也要插足?!拔液傲说蔚巍边@種話他們可聽不得,你會收到濃度極高的醋意回復:“你打車還要等,我們下去立刻就能走?!?/p>
即便孩子出于擔心他們身體,想堅持自己來,老爸也有自己的殺手锏:“你是不是生老爸氣了。我哪里又做錯了,你告訴爸爸,爸爸改。”
“自尊”“自大”,似乎在江浙滬男性身上并不存在。仔細觀察他們日常對話也能發(fā)現(xiàn),“我們家她(老伴)說要吃你家的包子”,“我女兒告訴我XX”,“今天不打牌了,我們家女兒回來了”,仿佛在他們的鄙視鏈里,家庭關系是否和諧,是否被家人需要,是否有孩子疼愛,才決定了誰是社交群體里的終極王者。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們心甘情愿成為奉獻機器,做生活里的“卷王”。
“爸爸當年跟你一樣,也覺得自己可以干大事”,電話那頭,一個我從未“見過”的爸爸開始緩緩現(xiàn)形。那是生活之外的爸爸,是小時候我接觸不到的,工作里的爸爸。
老頭子告訴我,當年他也懷揣過做更好業(yè)績,攀升領導層的想法,所以那幾年,他幾乎每周都會有酒局?!澳氵€記不記得有一次,我喝多了回來,你看著我很害怕不肯跟我說話,第二天我給你買了一盒德芙巧克力?”
記憶的碎片開始交織,封陳的畫面,在顛簸的語言里重新閃現(xiàn)。那是小學五年級,老媽跟同事出去旅游,老頭子有天過了午夜才回來,窸窸窣窣,鑰匙都開不開門。我以為家里出現(xiàn)了壞人,嚇得臉色慘白,淚水擒在眼眶里不敢掉,最后發(fā)現(xiàn)是醉透了的老爸,口齒不清不說,還非要跟我說話。我嚇壞了,鎖起房間門就開始大哭。第二天起床我也沒見到他,直到傍晚再回來,他給我?guī)Я撕形易钕矚g的杏仁德芙巧克力蛋,說是要賠罪,一定要讓我原諒他。
除了這個,還有突然半夜接到電話后,跑出家門去找醉在路邊的我媽的畫面;老頭子酒后跌碎了肩胛骨,石膏綁了3個月的畫面….那幾年或許因為老頭子經(jīng)常不在家,又或者家里氛圍并不是我喜歡的模樣,被我刻意遺忘了。
但在這通我們成年人對成年人的電話里,老頭子毫不避諱的再次提及。
“后來發(fā)現(xiàn),工作不僅是拼酒量拼業(yè)務,還要拼會不會討好老板,會不會說漂亮話。你老爸自知沒那個說話能力,就不去要那個位置。用你們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躺平了!我們那個年代,國企嘛,旱澇保收的。我就上班偷懶,下班回來為你們服務。這不是挺好的嘛?!?/p>
老頭子一如既往的把我當作成年人,認真跟我分享經(jīng)驗。我也讀懂了他的意思:先了解自己的能力,再看自己的付出是否會獲得真心。如果是正向反饋的環(huán)境,怎么卷,自己都會是幸福的。如果不是,試過一次就知道了,重新調整就好。
“咱們家的人靠譜是一定的。老爸知道你,你還是會好好做好分內事的,大不了以后有想法不給老板了。時代不一樣了,你們這一代人想做有得是機會,大不了自己搞嘛,不是也挺好?!?/p>
如此雙親完滿又開明的教育,在喪偶式帶娃為主導的今天實屬稀罕。我忍不住又夸了他,那位老頭子也笑容滿面的應接:必須的呀,養(yǎng)女兒就是用來疼的,錢賺就是用來花的,不讓老婆女兒開心,賺了錢也沒什么用。
當然,這話所有的已婚男子都說過,做到的江浙滬男性們怕是罕見的獨苗。
林語堂曾經(jīng)這樣描寫過這些江南男士們的來龍去脈:他們是晉代末年帶著自己的書籍和繪畫渡江南下的有教養(yǎng)的中國大家族的后代……習慣于安逸,勤于修養(yǎng),老于世故,頭腦發(fā)達,身體退化,喜愛詩歌,喜歡舒適……”。
所以他們愛逛菜場愛閑聊,“買”、“汰”、“燒”無一不樂在其中,因為于他們,這就是一種合理的逃離。雖然帶著一點誠惶誠恐,掐著表,卡著點,看上去過于克制,但完全符合他們的價值觀——低成本,低風險,家庭快樂,飯也好了。雙贏!
而“贏”這個字,在老爸這個歲數(shù)的人生里是不容易的。
長三角人民生活波瀾壯闊變化的幾十年里,他們的計劃是永遠跟不上變化快的,熬過計劃經(jīng)濟時期的艱難,又趟過個體戶野蠻生長的渾水,他們深知要像當代青年一樣沒事宅在被窩里想著“躺贏”是不行的,但他們又知道,命運不由自己決定,時代浪潮可以打起或打翻所有努力。
所以腦筋就動在了生活上,畢竟世界上唯一努力一定會獲得收獲的,就是與家人的關系。擁有了,就要牢牢抓緊。
至于一斤雞毛菜能砍下三毛五毛,一條魚能捎上一把小蔥,對于游蕩在菜市場的包郵區(qū)老爸們心中,更像是一種生活趣味和低成本的成就感,就跟打牌、看球、搓麻將差不多,和東北大老爺們“你瞅啥瞅你咋地”的好勝心也差不多。
或許在外人眼里,他們娘娘腔,噓噓叨,不夠一家之主的威嚴,甚至在很多中原地區(qū)男性看來,有失男人尊嚴。但在他們自己看來,這又何嘗不是在菜場江湖彌補年輕吃過的虧。從深一腳淺一腳從露天菜場,到二維碼掃一掃的電子時代,江浙滬老爸用切身經(jīng)歷,領悟了世間險惡,曾經(jīng)鋒芒的棱角被時間磨圓,留下的只有這些生活趣味。
在你一言我一語的八卦中,在為家人無限奉獻的“自己卷自己”里,體會千帆過盡后的每一滴微小的快樂,不知不覺間,搭建起家里每個成員,最堅實的精神堡壘。
本期作者|季遲邦
編輯|斯小樂 視覺/創(chuàng)意|BOEN
攝影|季遲邦、公眾號@上海市民指南、小紅書@毛栗子原來是糖果、@精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