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共讀??
26期春夏季招募,即將截止
相關(guān)付費文章:
以下為文穴三大系列共讀之新書共讀
第48期弗朗索瓦·莫里亞克《蛇結(jié)》
諾獎作家與作為寫作的教徒
在二十世紀法國文學(xué)中,弗朗索瓦·莫里亞克(Fran?ois Mauriac)以其獨特的宗教意識與心理描寫而獨樹一幟。作為1952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他被譽為“將法國小說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與基督教精神關(guān)懷融為一體”的作家。
而莫里亞克則表示他并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天主教”作家,而是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恰好寫小說的“天主教徒”。這一方面彰顯了他對于這一信仰的認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他所推崇的偏現(xiàn)實主義的小說創(chuàng)作風(fēng)格。
《蛇結(jié)》(Le N?ud de vipères,1932)無疑是其代表作之一。這部小說采用書信體與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描繪了一位年老律師路易臨終前寫給妻子的長信。信中,他以怨恨、懷疑和孤獨的聲音傾訴一生,同時也在痛苦中摸索信仰與救贖的可能。
《蛇結(jié)》的標題直譯為“毒蛇之結(jié)”,既是人物心靈因欲望和貪婪而扭曲的隱喻,也是家庭關(guān)系與人性黑暗面的象征。小說以冷峻的筆調(diào)展現(xiàn)了一個被仇恨和守財心理折磨的老人,如何在臨終的自白中與過去對峙,最終走向可能的精神轉(zhuǎn)機。莫里亞克的文學(xué)意義,則在于他將人類靈魂的陰暗裸露出來,并在此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可能性。正如但丁筆下的“煉獄”,人只有經(jīng)歷自我剖析和洗滌,才能在不久的未來抵達天廳。
《蛇結(jié)》的誕生
《蛇結(jié)》創(chuàng)作且出版于1932年,當時的法國正處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是歐洲社會、政治和精神經(jīng)歷深刻變革與動蕩的時期。經(jīng)濟大蕭條(1929年)的影響正在蔓延全球,法西斯主義在歐洲興起,舊的價值觀受到挑戰(zhàn),整個社會彌漫著一種焦慮和不安感。
雖說莫里亞克不希望宗教成為他文學(xué)風(fēng)格的一部分,但是他依舊是20世紀法國“天主教文學(xué)復(fù)興”的重要代表人物。這一流派的作家并非單純進行宗教說教,而是致力于描繪現(xiàn)代人(特別是基督徒)在世俗誘惑與神圣信仰之間的掙扎、內(nèi)心的罪惡感以及尋求救贖的艱難道路。
可以說《蛇結(jié)》正是這一傳統(tǒng)的巔峰之作。它深入探討了“罪”的本質(zhì)——不僅是行為上的罪,更是心靈狀態(tài)的罪(如仇恨、冷漠、貪婪)。同時,它也關(guān)乎“恩典”(la Grace)如何可能降臨并拯救一個看似無可救藥的靈魂。
對于跟讀了上一輪西方文學(xué)經(jīng)典《荒原》的文友來說,對于現(xiàn)代主義文學(xué)對于人性陰暗面的認知以及一戰(zhàn)后的絕望情緒書寫顯然并不陌生。不過與此不同的是,艾略特希冀人們不要執(zhí)迷于罪惡與欲望而要謹聽神的圣訓(xùn),以擺脫罪惡和麻木并重獲新生,而莫里亞克則盼望著人通過一種諸如《蛇結(jié)》中書信般進行自我分析的形式來完成對過去的懺悔和對當下自我的救贖,從而抵達愛與和諧。
相對于艾略特在詩中慣用豐富且跨越時間及文本的詩性隱喻來指示婚姻家庭中的對立和算計乃至普遍扭曲的兩性關(guān)系(比如《荒原》的第二章:對弈),莫里亞克則更擅長以具體的人物和事件來描摹人是如何因“貪婪”和“嫉妒”而飽受折磨。
心理的扭曲與惡的自省
在書中你能讀到路易與他的子女們內(nèi)心因貪婪、嫉妒以及傲慢等滋養(yǎng)出來怨恨、仇視并以此構(gòu)建精神的堡壘和語言上的毒箭,可以說在最終失去妻子伊莎并尋求到自我的救贖前,路易就一直深陷在怨恨的蛇毒之中,而他的子女們既受困于資金緊張的痛苦,同樣也被這種人性之“毒”浸染影響。
不過, 這本書尤其適合在微信讀書這樣互動性質(zhì)的平臺上閱讀。因為這樣你就可以看到無數(shù)互聯(lián)網(wǎng)的讀者在路易那編制的敘事中也不乏抓“把柄似”對其言行加以不失惡毒的指責評論。正如伊莎殘留的筆記上留下的引文“我的名字不叫審判者,我的名字叫耶穌”。某種意義上,莫里亞克諷刺或許正是太容易受怨恨之毒影響的人性,畢竟縱使人子也不愿站到道德高地去沾染審視和批判他人的毒性。
可以說莫里亞克誠然是一位細致的人性觀察者。他善于捕捉和剖析人性中那些陰暗、復(fù)雜、矛盾的角落。而《蛇結(jié)》中路易這個人物,正是他對“被仇恨吞噬的靈魂”及其潛在救贖可能性的一次極致推演和文學(xué)實驗載體……
更多內(nèi)容歡迎參與明晚的文穴第48期新書共讀閉營日,一起交流討論。
撰稿:栩
編校:Jen
部分參考文獻
- 車永強. "論莫里亞克小說中的宗教意識." {海南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 (1999).
- 劉娟, and 馬粉英. ""犯罪-懺悔-救贖"模式——莫里亞克作品的結(jié)構(gòu)主義解讀." {沈陽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2(2018):5.
- 李格.《蝮蛇結(jié)》中的倫理沖突與救贖之路.2016.華中師范大學(xué),MA thesis.
- 曾珍.論莫里亞克小說的悲劇意識.2007.西南大學(xué),MA thesis.
- Bracher, Nathan.
Through the Past Darkly: History and Memory in Fran?ois Mauriac’s Bloc-Notes. Washington, D.C.: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2004. Discusses Mauriac’s thought as a Christian humanist on subjects of social justice, war, and human rights as he expressed them in his editorials of the 1950’s and 1960’s.
- O’Connell, David. Fran?ois Mauriac Revisited. Boston: Twayne, 1995. One of the Twayne World Authors series, this is a solid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Mauriac as a writer.
NE 48 《蛇結(jié)》
上世紀法國心理剖析經(jīng)典|諾獎得主完美杰作
時間:8月15日- 8月28日|2周
8月后續(xù)共讀安排
WCS02E04埃斯庫羅斯悲劇
古希臘“悲劇之父”代表作
時間:8月29日 - 9月11日|2周
文穴共讀每次時長1-4周
含西方文學(xué)經(jīng)典、中國古代文學(xué)經(jīng)典&新書共讀
文友參與免費,外部讀者參與體驗,單次299元
申請加入文穴俱樂部,與真正的讀者作伴
俱樂部當前價位僅剩 2 個席位
往期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