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系的微妙時刻,核裁軍與人才禁令的兩面夾擊,折射出美國對華戰(zhàn)略的深層困境。8月27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fā)言人郭嘉昆用八個字回應了特朗普要求中國加入美俄核裁軍談判的提議:“既不合理,也不現(xiàn)實?!?/p>
這一簡潔有力的回應,與兩天前特朗普的提議形成鮮明對比。幾乎在同一時間,五角大樓傳出消息,禁止中國工程師參與美國國防部的云服務項目。
這兩個幾乎同時發(fā)生的事件,看似不相干,卻共同揭示了美國對華策略的復雜性和矛盾性。
特朗普在重返白宮后,致力于修復與俄羅斯的關系,核裁軍自然成為重要議題。然而話題聊著聊著,特朗普突然把中國拖下水,要求中國也加入核裁進程。
面對特朗普的提議,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在8月27日的記者會上作出了明確回應:“中美核力量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美俄兩國的核彈頭占了全球總數的90%以上,而中國的核彈頭數量不到美俄的零頭。讓中國參與美俄核裁軍談判,明擺著不公平。
中國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堅持自衛(wèi)防御核戰(zhàn)略,始終將自身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與美俄不同,中國不與任何國家搞軍備競賽,中國的核力量及核政策是對世界和平的重要貢獻。
幾乎在特朗普提出核裁軍建議的同時,五角大樓下達了一項禁令:禁止雇用中國工程師參與國防部的云服務項目。
這項7月18日發(fā)布的禁令要求所有合作承包商立即執(zhí)行,不允許任何中國工程師參與五角大樓的云服務項目。
禁令的出臺源于一篇調查報道,該報道揭露了微軟長期雇傭中國工程師為美軍提供技術支持的事實。盡管微軟設置了所謂的“數字護航員”程序作為中轉機制,但還是引發(fā)了共和黨強硬派的激烈反應。
參議員湯姆·科頓迅速致信國防部,要求提供所有涉華人員的名單,信中充斥著“網絡間諜”等煽動性言辭。
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也不甘示弱,立即通過社交媒體發(fā)布視頻,宣布“中國將不再以任何形式參與我們的云服務,立即生效”。隨后,五角大樓啟動了為期兩周的全面審查,決定徹底清理所有承包商的相關情況。
特朗普政府一邊要求中國加入核裁軍,一邊卻又將中國工程師排除在美國國防項目之外,這種看似矛盾的行為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戰(zhàn)略意圖?
特朗普要求中國核裁軍的目的可能包括減輕軍備競賽帶來的財政壓力。美國每年為維持核武庫至少支出750億美元,未來30年計劃總支出高達1.7萬億美元。
同時,美國試圖以“三邊機制”替代聯(lián)合國等多邊框架,將核裁軍進程圈定在美國主導的小圈子內。這招是想將中國捆綁為核巨頭,制造“中美俄核武器三足鼎立”的假象,掩蓋美俄實際壟斷地位。
而五角大樓的禁令則是美國政客慣用的手法:先挑起一個小議題,迅速炒作成“國家安全危機”,然后再推進更為緊縮的政策。當年對華為的打壓就是如此,如今對微軟雇傭中國工程師的指責,顯然是同一劇本。
這種矛盾操作反映了美國對華戰(zhàn)略的根本困境:既想在某些領域合作,又在其他領域全面遏制。
中國在核裁軍問題上的立場并非首次表明——早在2019年,中國方面在日內瓦裁軍談判非正式會議上就已亮出態(tài)度。
2019年11月5日,外交部發(fā)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搞三邊軍控談判的前提和基礎根本就不存在,中方不會參加”。
當時耿爽還反問:“我們此前也說過,美方總是想拉上中國,究竟是想通過這樣的談判,把自己的核力量減到中國的水平,還是想把中國的核力量提升到美國的水平?”
清華大學戰(zhàn)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波曾指出,由于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只保持精干有效的核威懾,就必須擁有較多的陸基中程導彈,以實現(xiàn)與其他核大國之間的戰(zhàn)略平衡。
換句話說,如果中國減少其大部分受中導條約限制的陸基中程導彈數量,就必須大幅提高其核打擊能力。對西方來說,兩“害”相權,哪個輕?
面對美國的技術封鎖,中國并非沒有反制措施。2025年4月,中國對七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后,美軍87%的稀土供應鏈受到了嚴峻挑戰(zhàn)。
五角大樓的內部報告顯示,稀土庫存僅能維持幾個月的生產,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因為B-21轟炸機項目的斷供,已經虧損了4.77億美元。
稀土在大國博弈中起到了“王炸”的作用,一旦掌握在手,其他國家只能束手無策。全球99%的鏑、鋱產能掌握在中國手中,這些元素對導彈制導系統(tǒng)和電動汽車電機的運作至關重要。
與2010年因環(huán)保原因遭遇WTO敗訴不同,2025年的新稀土管制援引了“國家安全例外條款”,并針對釓、鋱、鏑等軍用稀土元素進行嚴格管控。通過建立“批次一證”出口追蹤體系,政策避免了法律風險,同時直接切入了美國軍工的命脈。
美國顯然意識到這一點,開始試圖擺脫稀土困境,斥資12億美元補貼企業(yè),采購稀土材料的價格遠高于市場價。
技術本應是拉近世界的橋梁,但如今卻成了撕裂合作的利刃。
當特朗普還在做著讓中國加入核裁軍的“天方夜譚”之夢時,五角大樓的一紙禁令再次提醒人們:大國博弈的賽場已經從核彈頭數量轉向了人才、技術和稀土資源的爭奪。
無論是要求中國核裁軍,還是禁止中國工程師參與美軍項目,背后都是美國試圖維持全球霸權的焦慮。但歷史告訴我們,真正的安全不是建立在他人的脆弱之上,而是源于相互尊重和平等對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