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無論在哪個時代,人們都可能被愛情的幻想所俘獲,有時“癡迷之愛的假象比真實的人能夠給予的愛更加美好”。這種對完美愛情的向往是人類情感的永恒主題,但也可能帶來危險的后果。本文摘自《關(guān)于愛的五種幻想》。
被儀式化的癡迷
在安德烈亞斯的作品中,癡迷之愛已經(jīng)成為一種“風(fēng)格”,一種向女士求愛,然后她回應(yīng)他的方式——沒有人真正感受到太多的東西。這成了一場游戲。事實上,在安德烈亞斯的時代,將愛情視為男女之間的有趣斗爭的想法非常普遍,它在《愛情城堡》中被刻畫(圖5),有時還被表演出來。
圖5:《愛的城堡》(法國,約1320—1340年):在這個可能是盒蓋的象牙小圓盤上,一座由淑女居住的城堡被情人騎士包圍。女士們用鮮花和花枝保護自己。
另一種游戲在“愛的法庭”中舉行,它由女士主持。安德烈亞斯聲稱,瑪麗伯爵夫人是所有法官中最為重要的。如果真有這樣的法庭,他們一定沒有審判權(quán)。然而,根據(jù)安德烈亞斯的說法,他們宣布專橫的決定,剝奪美好愛情的自發(fā)性,還用規(guī)則來阻擋它,使得每一個動作都變得具有儀式感。在這里,美好的愛情模仿,甚至超越了當(dāng)時圍繞婚姻所制定的一絲不茍的教會法律。法庭判決的一個簡短例子就能說明這段歷史的味道?!叭绻粋€女人不與她的愛人擁抱……除非她有明確的證據(jù)表明他對她不忠,否則她就違背愛情的本質(zhì)?!比绻麅晌唤^對平等的求婚者在差不多的時間內(nèi)提出他們的愛,“在這種情況下,應(yīng)當(dāng)優(yōu)先考慮先求婚的男人;但如果他們的求婚似乎同時進行,讓女人來選擇也不失為一種公平”。“任何想得到世界贊美的女人都必須沉浸在[與愛人的]愛情之中?!?/p>
似乎法庭的判決還不夠,安德烈亞斯列出了“愛之王”頒布的三十一條規(guī)則,其中包括:
1.結(jié)婚不是不愛[別人]的真正借口……16.當(dāng)一位情人突然看到他心愛的人,他的心怦怦直跳……26.愛無所不愛。27.情人永遠不會滿足于他心愛之人的慰藉……30.一個真正的愛人會無時無刻不在想著他的愛人。31.沒有什么可以禁止一個女人被兩個男人所愛,或者一個男人被兩個女人所愛。
在規(guī)則的束縛下,在謾罵式的責(zé)備中,在“情人節(jié)時,每只雞都來選擇自己的伴侶”的感傷中,美好愛情席卷一切的激情在其源頭就被馴服了。當(dāng)然,它一直都受到控制——美好愛情從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通過紀(jì)律、服務(wù)和淑女的美德進行凈化的愛情……
因此,在喬萬尼·薄伽丘的《十日談》(Decameron)中,他在佛羅倫薩的瘟疫期間創(chuàng)造了一個井然有序的聚會。十位高貴、聰明、有禮貌和機智的年輕人逃離城市到鄉(xiāng)下住了十天。在帕姆皮內(nèi)婭或其他人的組織之下,他們輪流講故事——有的粗俗,有的溫柔,有的批評神職人員,這些故事都非常有趣。他們一起唱情歌,一起跳舞,然后回到各自的房間。盡管其中一些人陷入了愛河,他們?nèi)匀槐3种斑b遠的距離”,這是在仿效彼特拉克對勞拉無望的愛。
薄伽丘幻想中的宮廷僅僅持續(xù)了幾天。巴爾達薩雷·卡斯蒂廖內(nèi)(Baldassare Castiglione,卒于1529年)在他的《廷臣論》( The Book of the Courtier)中意圖描述一個真實的宮廷,即烏爾比諾(Urbino)公爵和公爵夫人的宮廷。這個宮廷擁有擅長“格斗、比賽、騎馬、使用各種武器,以及狂歡、游戲和音樂表演”的人。他們在那里供公爵娛樂;15和16世紀(jì)真正的戰(zhàn)爭是由帶著槍炮的雇傭兵進行的。宮廷的氛圍頗具競爭意味,但是,正如卡斯蒂廖內(nèi)所說的,公爵夫人使激烈的競爭變得溫和。“每當(dāng)我們來到公爵夫人面前時,一種至高無上的幸福感都會油然而生。而且,這似乎是一條將我們所有人聯(lián)系在一起的愛的鏈條?!彼f,宮廷里的男人就像兄弟一樣。與女士在一起時,他們可以自由地打交道,卻沒有對愛情的渴望。在公爵夫人面前,宮廷中人群的“游戲和笑聲”中有很多“詼諧的玩笑”,但最重要的是,它們是“以一種高尚、清醒的尊嚴(yán)”進行的。
17世紀(jì)到19世紀(jì)初,沙龍在意大利、法國、英國和德國興起。這些沙龍由富有且多才多藝的女性主持,她們精于生動的談話,使得“交際”成為一種藝術(shù)。這些沙龍吸引了著名的作家、哲學(xué)家、藝術(shù)家、音樂家和外交官。在混合的人群中,或者在英國的女性聚會中活躍地交流思想是禮節(jié)的需要,半隱蔽的愛情也是如此。正如達爾馬提亞作家米霍·索科切維奇(Miho Sorkoˇceviˊc)對博學(xué)的威尼斯女主人和作家伊莎貝拉·泰奧托奇·阿爾布里齊(Isabella Teotochi Albrizzi)的描述,她“的美麗動人被高貴的禮節(jié)所中和”。事實上,泰奧托奇·阿爾布里齊當(dāng)然已婚,與此同時,她發(fā)展了許多情人。像她這樣的沙龍,是試探和測試社會、情感和政治規(guī)范的邊界的地方。它們與俱樂部、劇院和咖啡館一樣,是革命思想和被歷史學(xué)家稱為“感傷主義”的強烈情感表達的孵化器。然而,泰奧托奇·阿爾布里齊的愛情故事并沒有贊美癡迷的愛。這種幻想結(jié)束了嗎?
重新獲得的癡迷
完全沒有。因為與此同時,當(dāng)泰奧托奇·阿爾布里齊正在招待、指導(dǎo)和資助國際才子的小圈子時,浪漫主義文化正在孕育之中。盡管浪漫主義時期所頌揚的愛情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中世紀(jì)浪漫主義的復(fù)興,它并沒有對自己進行輕松愉快的嘲弄。它的癡迷超越了格律和韻腳的限制。相反,它們成為了一種較新的文學(xué)體裁——散文小說。這些作品探索了當(dāng)時,也就是作者和讀者所處時代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感受。正如夏綠蒂在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中對她的追求者維特所說的:“我最喜歡的作家是那些能夠幫助我進入我自己的世界的作家,他作品中描寫的事情應(yīng)該就像發(fā)生在我周圍一樣,故事要親切有趣,好像發(fā)生在我家一樣。”
當(dāng)夏綠蒂提到一本小說的名字,即哥爾德斯密斯(Oliver Goldsmith)的《韋克菲爾德的牧師》(Vicar of Wakeffeld)時,維特有一種“完全忘我”的激動感。維特是一位年輕的詩人,他在夏綠蒂(即綠蒂)的身上只看到了善良。他第一次見到她是在一個田園詩般的家庭環(huán)境中。她的母親最近去世了,她承擔(dān)起了母親的角色照顧弟弟妹妹。自從那次會面之后,維特在給他朋友的一封信(這封信構(gòu)成了這本書的大部分內(nèi)容)中寫道:“對我來說卻再也沒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了?!焙途G蒂在一起,“我在那兒非常自在,并體驗到了一個人所能體驗到的一切幸?!?。每當(dāng)這兩個人偶然接觸時,他都會被一種“我快要暈倒了”的說不出的感覺折磨:“好像我已經(jīng)神魂顛倒了?!睙o論早晚,他都會在床上伸手去找她,他夢見自己在她的手上“印上千百個吻”。當(dāng)他第一次和綠蒂見面時穿的衣服穿壞了,他制作了一套一模一樣的衣服:青色藍燕尾服、黃坎肩和黃褲子。當(dāng)他爬上果園里的梨樹,把果實遞給綠蒂時,他找到了幸福。她出現(xiàn)在他的祈禱里,棲居在他的想象中,“我看到我周圍世界的一切都與她有關(guān)”。沒有哪位吟游詩人會比他更加著迷、更加樂意為她服務(wù)。
但是,維特身上卻沒有吟游詩人的戲謔。他試著離開綠蒂一段時間后,又跟隨他的心回到了她的身旁。與此同時,她已經(jīng)嫁給了阿爾貝特,也就是她母親讓她保證要嫁的那個人。維特想象著取代阿爾貝特的位置將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他說:“有時我真不理解,怎么有另一個人能夠愛她,敢去愛她,殊不知只有我愛她愛得最真切,最忘情,除了她,我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沒有呀!”
維特身上有一些拉斯柯爾尼科夫的影子。他的“激情也和瘋狂相差無幾”,他相當(dāng)自豪地承認(rèn)這一點,因為他認(rèn)為瘋狂是非凡之人的標(biāo)志。綠蒂結(jié)婚之前,他隨身帶著荷馬;之后,他帶著奧西恩(Ossian),這是一種口頭凱爾特史詩和書面的凱爾特史詩拼貼的詩體,在歌德的時代非常盛行。他特別喜歡詩中的一個女孩,她在她死去的情人的墓前“悲痛欲絕”。維特陷入了凄涼的抑郁之中,最終借來阿爾貝特的手槍自殺。
這本書的影響力令人震驚。它被翻譯、改編,也受到了嘲笑。男人們穿上了維特套裝的復(fù)制品,女人則用上了“維特香水”。弗蘭肯斯坦的怪物十分敬仰維特,認(rèn)為他“比我所見過的,或者想象中的任何人都更加完美”,并將主人公的不幸處境投射到自己身上。許多人模仿維特自殺,以至于社會學(xué)家大衛(wèi)·菲利普斯創(chuàng)造了“維特效應(yīng)”一詞來描述模仿者的自殺。盡管歌德后來聲稱他并不希望維特成為一個英雄,但他的書一開始就由虛構(gòu)的“編輯”給讀者寫了一個前言:他已經(jīng)收集了維特的所有信件,“知道你會感謝我,他的思想和性格將使你由衷欽佩、熱愛,他的命運將使你潸然落淚”。歌德知道,他的小說可以在現(xiàn)實世界產(chǎn)生影響。
這種浪漫小說的創(chuàng)新之處并不在于愛情是痛苦的,荷馬很清楚這一點,也不是說愛情會變成一種癡迷,奧維德對此已有良方,更不是說人們可能死于單相思,這就是為什么像蓋倫這樣的醫(yī)生被要求治療相思病。不,盡管建立在長期存在的傳統(tǒng)之上,歌德浪漫小說的新穎之處在于:陷入愛戀的人將不惜一切代價,也應(yīng)當(dāng)不惜一切代價——如果他真的陷入愛戀。維特在給綠蒂的遺書中寫道:“這不是絕望,這是信念,我已決定要為你犧牲?!蹦敲磁四??她應(yīng)該有類似的感覺嗎?最后,當(dāng)“編輯”講述維特與綠蒂的最后一次相遇時,答案是明確的。是的!他們將在“[上帝]永恒的視野中、在永恒的懷抱中”相遇并永遠相愛。因此,如果歌德說得沒錯,女人也會不惜一切代價,至少在感情上是這樣的,盡管對她來說,為了她持續(xù)的幸福,她無法擺脫像婚姻這樣的社會安排的束縛。在19世紀(jì)的歌劇中,女人和男人一樣因愛情而瘋狂——于是有相應(yīng)的悲劇性的結(jié)果。
《維特》和其他浪漫主義小說、戲劇、歌劇和詩歌提供的教訓(xùn),正是福樓拜筆下的艾瑪·包法利(見第三章)在危險中學(xué)到的一課。艾瑪認(rèn)為最具有影響力的故事是雅克-亨利·貝爾納丹·德·圣皮埃爾(Jacques-Henri Bernardin de Saint-Pierre)的《保爾和弗吉尼亞》(Paul and Virginia,1788年)。小說的背景設(shè)定在遠離歐洲腐朽文明的小島(這是對盧梭思想的模仿),小說中的兩位主人公一起長大、相愛,并且渴望結(jié)婚。但是,他們純潔無邪的愛情被文明社會物欲橫流的價值觀所破壞。弗吉尼亞被殘忍、富有的姨媽叫到法國,這位姨媽破壞了愛情的自然結(jié)局。她終于擺脫了姨媽的可怕要求,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弗吉尼亞的船遭遇了風(fēng)暴。她因為羞怯的“天性”,拒絕脫掉衣服,最終溺水而亡。保爾很快日漸衰弱,離開了人世。艾瑪?shù)乃季w仍然停留在他們更快樂的日子,那時保爾爬上附近的樹,給弗吉尼亞摘取美味的水果——就像維特為綠蒂摘梨一樣,在他們的溫暖仙境中,他永遠給予她甜蜜的愛情。這些男人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女人的一切需求。當(dāng)這樣的事例成為浪漫的典范時,艾瑪會自殺也就不足為奇了。早在我有這個想法之前,福樓拜就知道,幻想可以塑造希望、思想和期待,有時是有益的,但有時也會給我們帶來危險。
現(xiàn)實生活中的幻想
對于19世紀(jì)70年代生活在意大利南部的一些不快樂的意大利婦女來說,這當(dāng)然是事實。想想喬瓦尼·法達上尉(Giovanni Fadda)與感情不和的妻子拉法埃拉(Raffaella)。當(dāng)馬戲團來到鎮(zhèn)上時,她與馬戲團的明星雜技演員彼得羅·卡爾迪納利(Pietro Cardinali)陷入了愛河。我們知道這兩個人和其他的人的故事,因為彼得羅謀殺了法達,對他的審判成為一個轟動的訟案。
那時,每個人都期望為愛結(jié)婚,但是,對于那些家庭嚴(yán)密地保護著她們的貞潔、限制她們與男人見面的年輕女性來說,這又意味著什么呢?拉法埃拉這樣回憶她的戀愛經(jīng)歷:法達“被介紹到家里,我們彼此都喜歡對方”,接著,他向她求婚。就這樣,她加入了19世紀(jì)意大利不快樂的家庭主婦軍團。
不管她和法達的家庭不幸福的具體細節(jié)是什么,拉法埃拉并沒有在外尋求浪漫。彼得羅·卡爾迪納利是馬戲團的明星,這個馬戲團的表演精彩紛呈,表演者的身體時有暴露。馬戲團所到之處,許多富裕的家庭對他贊不絕口。幾個女人愛上了他,并認(rèn)為他也愛她們?;蛘咧辽?,她們在信中(主要是匿名的)似乎傾訴了她們的感情。這些信對卡爾迪納利來說肯定是有意義的(可能是感情上的,也可能是敲詐的理由),因為他把這些信裝在一個上鎖的箱子里。它們?yōu)閶D女提供了一種“嘗試”和探索是禁忌情感的方式。
有一封信顯然是為了回應(yīng)他結(jié)束他們的婚外情,一個女人寫道:“親愛的彼得羅,我知道很多女人都愛過你,但她們中不可能有人比我更愛你。”另一封來自不同女人的信中說:“我最親愛的愛人,十三天后我終于收到了你的信……你知道我有多愛你,你自然知道,得不到你的消息[即不寄信]對我來說,就和死亡一樣?!币粋€女人給他寄了三十八封信。她希望有一份永恒的愛,她想象“上帝會用一個神圣的結(jié)使我們幸福,這樣直到死亡都不會再被分開。我將永遠忠誠。告訴我,我的愛人,你愛我,你將永遠不變”。然后是瞬間的懷疑:“我應(yīng)該對你的承諾有信心嗎?看在上帝的份上,告訴我真相吧?!辈痪?,他向她要錢,她猶豫著要不要給他。當(dāng)他停止給她寫信時,她的責(zé)備直接來自從吟游詩人到她的時代所闡述的癡迷之愛的劇本:“我對你有什么錯,讓你這樣對待我?當(dāng)你真正愛的時候是不會這樣的。你一直向我承諾的是永遠愛我。”
今天,西方世界很少有女性被父母寵愛到無法結(jié)識很多男性,她們會經(jīng)歷一些情事,分手,備受折磨,接著繼續(xù)前進。不幸福的婚姻可以結(jié)束,人們可以找到新的伴侶或者伙伴。在這種新的氛圍中,夏綠蒂和阿爾伯特的婚姻幾乎不會成為離開他并與維特結(jié)婚的障礙;保爾也不會因為哀悼拒絕脫掉衣服的弗吉尼亞而日漸消瘦。那種“如果我真的愛他/她,我就會為他/她著迷”或者“如果他/她真的愛我,他/她就會為我著迷”的幻想似乎已經(jīng)成為過去的遺跡。
然而,戀愛關(guān)系的破裂是自殺企圖的一個眾所周知的爆發(fā)點。雖然沒有用歌德式的激情語言來表達,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伴侶在戀愛關(guān)系中越投入,越有可能在關(guān)系破裂時陷入抑郁并試圖自殺。一些專門研究腦化學(xué)的科學(xué)家把強烈的浪漫愛情比作物質(zhì)濫用:兩者都會上癮,兩者都涉及大腦的獎勵通路?!白钣刑攸c的是,戀人癡迷地想著心上人?!边@些科學(xué)家專注于思考戀愛成癮的解藥,結(jié)果,他們與大約兩千年前蓋倫提供的良方相似:即轉(zhuǎn)移注意力,如保持忙碌、鍛煉身體、尋找愛好等。但是,如果有些人不尋求治療,如躺在沙發(fā)上的貝絲·戈尼克、癡迷于信件的維特、在痛苦中歡欣鼓舞的伯納特·德·文塔多恩、落淚二十年的佩內(nèi)洛普,他們的瘋狂可能有一個解藥:大腦的獎勵系統(tǒng)。
《紐約客》曾經(jīng)刊登了凱特·??耍?Kate Folk)的短篇小說《在那里》(“Out There”)。在這篇小說中,敘述者正在尋找一位浪漫的伴侶。她嘗試了一些在線約會應(yīng)用程序,但她擔(dān)心找到的不僅是一個變態(tài),而且是一個“討厭鬼”——一個機器人,一種能觸摸的假象:他看起來像一個英俊的男人,很有魅力、有同理心、性能力強,一旦他得到一個女人的個人信息,就會一溜煙地消失?!坝憛捁怼笔芄陀诙砹_斯的一家公司,“以脆弱的女性為目標(biāo)”。我們的敘述者很高興,因為她在Tinder上匹配的男人山姆有一些明顯的缺陷。他并不英俊,沒有什么同理心,不是很有魅力,而且性能力也不是特別強。太好了!但是,她與山姆相處的幾個月都非常無聊,幾個月之后,敘述者中止了這段關(guān)系。他也許不是一個“討厭鬼”,但他不是她生命中的愛人。
過了一會兒,在金門公園散步時,她看到“五個一模一樣的男人”坐在一張野餐桌旁邊。其中一個男人看到了她,并且開始了一段迷人的、奉承的高談闊論。她充滿感激地和他一起坐在桌旁。一個像保爾或維特一樣的完美的“討厭鬼”滿足了她的一切需要——這一點勝過了一個真正的男人。盡管他一旦擁有她所有的信息,很快就會一溜煙地消失。對于我們的敘述者來說,癡迷之愛的假象比真實的人能夠給予的愛更加美好。也許對佩內(nèi)洛普來說同樣如此。
來源:[美]芭芭拉·H.羅森宛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