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即將開學。8月24日起,新川外國語學校的老師們已經(jīng)提前到校,開啟了一場干貨滿滿、能量爆棚的暑期培訓。8月24日至26日,為期三天的教師培訓不僅是一場“開學預備課”,更是一次教育理念與教學實踐的深度碰撞。
這場以“創(chuàng)新賦能,聚力前行”為主題的培訓,涵蓋“戰(zhàn)略部署、教學提升、德育工作、課程建設”四大模塊,從校園文化、教學常規(guī)到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德育工作深化,內(nèi)容系統(tǒng)又前沿。沒錯,老師也要“考試”、也要“寫作業(yè)”、也要“刷課時”——只不過,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標:更好地迎接學生,更好地成就學生。
上課前,禮拜孔子
不是“走過場” 而是“真改變”
新川的教師培訓,從來不是“坐一天、發(fā)個證”的形式主義。
學校明確提出了培訓“結果指標”:新教師考試通關率100%、全員學習心得完成率100%、行為轉(zhuǎn)化率100%……這些數(shù)字背后,是學校對新教師成長“動真格”的態(tài)度。
新川外國語學校創(chuàng)始人陳星海在講話中更是金句頻出:在民辦教育的新形態(tài)下,我們不僅要活著,還要更好地活著!
他強調(diào),教師要成為“奮斗者、教育家”,學校要成為“育人的中樞”,而這一切的核心,就是——課堂是生命線。
新川外國語學校創(chuàng)始人陳星海分享
老師培訓現(xiàn)場
不只有“干貨” 還有“心法”和“實戰(zhàn)”
培訓課程設計得非常豐富細膩。從升旗儀式、禮拜孔子破冰,到優(yōu)秀教師講述“成長之路”,再到規(guī)章制度、精準教學系統(tǒng)操作——快速融入,從“心”開始。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教學?突發(fā)事件怎么處理?德育工作如何做實?甚至還有“踩線生提升”“清北培養(yǎng)實踐”等硬核主題——不只教知識,更教方法、給工具、提信心。
副校長陳命根老師分享
張克榮老師分享
課程建設是教學質(zhì)量的核心保障。新川外國語學校副校長陳命根老師和初中部課程建設中心主任張克榮老師分別主講了《特色引領成長》和《從課堂延伸到成長共鳴》的專題講座。副校長李林艷老師、副校長曾祥聰老師分別就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部署,她們強調(diào)教師要不斷進行課堂變革、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
副校長余秋媛老師分享
副校長余秋媛老師分享了自己執(zhí)教英語的心路歷程,她說:時間讓我更沉穩(wěn),講臺讓我更清晰——我知道新川的學生需要什么,家長需要什么,我也知道我怎么教才能讓學生真正受益。
不只看“當下” 更要看“長遠”
培訓的終點不是證書,而是新學期的課堂變革和學生的成長。
新川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小學部書記陳命根老師在分享中展示了小學部的課程建設成果:射擊射箭、多語種融通、AI思維、劍橋英語考點、外研社閱讀館……這些特色課程背后,是老師們的專業(yè)支持和持續(xù)創(chuàng)新。
僅一學年,小學部學生就在各類競賽中獲獎超過1148人次——涵蓋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學、體育、藝術等多個領域。教師的成長,最終會轉(zhuǎn)化為學生看得見的進步。
教師強,則學生強
通過培訓,教師們提升了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對教育的理解,這將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成效。
老師提問
一位新入職教師表示:“我會更多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關注他們的困惑和需求,關心他們的興趣和特長,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用心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
正如新川外國語學校創(chuàng)始人陳星海所說:活,就要活成中國民辦教育的脊梁!而這份“脊梁”的底氣,來自于每一位用心教學的老師,也來自于每一次真正為學生著想的培訓。
開學在即,新川的教師們已經(jīng)準備好了——他們帶回來的不只是筆記和證書,更是能量、方法與信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