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站在講臺上,望著下面一張張稚嫩卻疲憊的臉龐。他注意到最后一排的小雨又趴在桌上了,馬尾辮無力地垂在課桌上,像一朵凋謝的花。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講解的是昨天測驗的試卷。”李明敲了敲黑板,“這次測驗有三個人不及格,拉低了我們班的平均分。這讓我很失望?!?/p>
教室里鴉雀無聲,只有翻動試卷的沙沙聲。
下課后,同學們魚貫而出,只有小雨仍然趴在桌上。李明走過去,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小雨,這次你只考了52分,要加把勁啊?!?/p>
小雨抬起頭,眼睛紅腫:“老師,我...”
“不要找借口,”李明打斷她,“你父母花那么多錢送你上學,不是讓你來睡覺的。從今天開始,每天放學后留下來補習一小時?!?/p>
小雨張了張嘴,最終什么也沒說,只是默默點了點頭。
李明的補習課進行了一周后,小雨的母親來到了學校。
“李老師,小雨這幾天回家總是哭,說頭疼,睡不著覺?!毙∮昴赣H焦慮地說,“她說您總是批評她,讓她覺得自己很笨。”
李明皺起眉頭:“我是為了她好?,F(xiàn)在競爭這么激烈,不嚴格要求,她將來怎么辦?其他孩子都能跟上,為什么就她不行?”
小雨母親欲言又止,最終嘆了口氣離開了。
第二天,小雨沒來上學。一周后,學校收到了醫(yī)院的診斷證明:小雨被確診為中度抑郁和焦慮癥,需要休息治療。
校長找到李明談話:“小李啊,我知道你是為學生好,但現(xiàn)在孩子們的壓力確實很大。我們是不是應該調(diào)整一下教學方法?”
李明很委屈:“校長,我是按教學大綱要求的嚴格標準來的,怎么能降低要求呢?”
“不是降低要求,是改變方法?!毙iL遞給他一份文件,“看看這個,最近有研究表明,教學方式會影響學生心理。PBL教學法顯示能有效減輕學生焦慮和抑郁情緒?!?/p>
李明接過材料,心里不以為然。但隨后幾天,他開始查閱相關資料,一篇關于青少年抑郁休學潮的報道尤其觸動了他:“過度期望和情感捆綁,使得孩子在家庭和學校的雙重壓力下備受煎熬”。
周末,李明去了小雨家探望。開門的是小雨的母親,眼睛紅腫:“老師,小雨還是不肯出房間?!?/p>
“我能和她談談嗎?”
小雨房間里窗簾緊閉,她蜷縮在床上,懷里抱著一個舊毛絨玩具。
“小雨,”李明輕聲說,“老師來看你了?!?/p>
小雨沒有回頭,只是低聲說:“老師,我是不是很笨?我努力了,真的努力了,可是就是學不會。我讓父母失望,也讓您失望了?!?/p>
李明的心被刺痛了。他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曾因為數(shù)學不好被老師當眾批評,那種羞恥感到現(xiàn)在還記得。
“小雨,該說對不起的是我?!崩蠲鞯穆曇粲行┻煅?,“我一直以為嚴格要求就是對你好,卻沒考慮到你的感受?!?/p>
那天下午,李明和小雨聊了很多,不是關于學習,而是關于她的興趣愛好、她的恐懼和她的夢想。他了解到小雨很喜歡畫畫,尤其是畫動物和自然風景。
回到學校,李明開始嘗試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他不再一味灌輸知識,而是采用更多互動和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他減少了機械重復的作業(yè),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研究課題。
一個月后,小雨回到了學校。李明特意安排了一堂特別的課,讓學生們分享自己的特長。輪到小雨時,她羞澀地展示了自己的畫作——一系列精美的鳥類水彩畫。
“這是紅腹錦雞,這是畫眉,這是白頭鵯...”小雨介紹著自己的作品,臉上散發(fā)著從未有過的光彩。
李明驚訝地發(fā)現(xiàn),小雨不僅畫得好,而且對鳥類的習性、棲息地等知識了解甚深。他順勢鼓勵她以“城市中的鳥類”為主題做一個科學項目。
期末展示會上,小雨的項目獲得了全校一等獎。她站在臺上接受獎狀時,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放學后,小雨送給李明一幅畫:一只破繭而出的蝴蝶,下面寫著一行字——“謝謝您讓我自由飛翔”。
李明把畫掛在辦公室墻上,提醒自己教育的真諦:不是填鴨式的灌輸,而是點燃內(nèi)心的火焰;不是唯分數(shù)論,而是全面發(fā)展;不是壓抑情感,而是尊重個性。
他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的教育不是制造標準化產(chǎn)品,而是幫助每個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找到屬于自己的光芒。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更多的孩子困在抑郁的牢籠中。
而這一切,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攜手。李明知道,自己的轉(zhuǎn)變只是一個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