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wǎng)絡
2025年4月的越南胡志明市,當主審法官一字一頓念出“張美蘭,犯貪污財產罪、行賄罪、違反信貸機構貸款規(guī)定罪,數(shù)罪并罰,判處死刑”時,庭內瞬間響起壓抑的抽氣聲。
可法槌落下的余音未散,一直面無表情的張美蘭突然抬起頭,聲音不大卻足夠清晰地傳遍審判庭每個角落。
“我愿交出200萬億越南盾,把我名下所有資產都變成‘會下金蛋的鵝’,為國家創(chuàng)造更多收益,只求法院給我一條活路。”
這句話讓原本肅穆的法庭陷入騷動,一個靠欺詐掏空國家銀行、導致數(shù)萬民眾破產的“金融毒瘤”,憑什么覺得金錢能抵消死刑?
她口中的“金蛋”,究竟是真實存在的財富,還是臨死前用來拖延時間的謊言?那個從菜市場擺攤起步,一步步登頂越南首富的女人,又為何會走上這條用罪惡堆砌財富的道路?
從菜市場小攤到金融帝國
16歲輟學的張美蘭,在胡志明的菜市場開啟了她的職業(yè)生涯,每天凌晨3點就起身進貨,靠著心算精準控制每捆蔬菜的損耗率,硬生生把利潤率從10%提升到35%。
那些年的賬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她對成本核算的極致追求,也埋下了她商業(yè)生涯的第一個印記,對數(shù)字的敏感與對規(guī)則的靈活運用。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嗅覺敏銳的張美蘭盯上了地產行業(yè)的風口,她遠赴香港學習,掌握了用5%定金就能獲取整棟樓預售權的資本運作技巧,這項技能后來成為她事業(yè)擴張的核心武器,讓她從菜市場小販搖身一變成為地產開發(fā)商。
回到越南后,她接連打造出溫莎酒店、時代廣場等地標建筑,商業(yè)版圖迅速擴大,而與香港商人朱立基的結合,更讓她獲得了寶貴的國際資本圈資源,搭建起"西方技術-亞洲關系-越南市場"的全鏈條運作模式。
鮮為人知的是,張美蘭的家族背景為她的商業(yè)擴張?zhí)峁┝藷o形的支撐,作為潮汕華裔后代,她的高祖父張盛著清末就從廣東汕頭赴越南西貢定居,家族經營的"和順發(fā)"船行和造船廠曾幫助不少潮汕移民落腳。
這讓她在商業(yè)往來中獲得了更多信任與機會,她后來獨資修繕胡志明市浸石天后宮、捐建潮州義安會館關帝廟的舉動,也為自己構建了更廣闊的社會關系網(wǎng)。
從賣菜女孩到地產女王,張美蘭的發(fā)家史在越南被一度傳為佳話,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她商業(yè)上的成功始終游走在規(guī)則邊緣。
那種在菜市場練就的"鉆空子"能力,隨著資本規(guī)模的擴大,逐漸演變成更復雜的灰色操作。
張美蘭犯罪行為的影響
2012年,張美蘭將目光投向了西貢商業(yè)銀行(SCB),越南法律明確規(guī)定個人持股銀行不得超過5%,但這難不倒精于資本運作的她。
她讓保潔員、司機等普通人掛名,成立了127家空殼公司,通過層層嵌套,最終實際掌控了SCB超過91%的股份,將這家銀行變成了自己的"私人金庫"。
為了挪用資金,張美蘭主導偽造了916份貸款文件,這些文件在法庭展示時,面積足以鋪滿三個足球場。
從2018年到2022年,她通過這些虛假文件從銀行挪用了304萬億越南盾,加上之前的非法所得,總額高達900萬億越南盾,占越南GDP的3%,相當于每個越南人損失了10個月的工資。
這些資金被用于購買倫敦海德公園旁價值1.2億英鎊的豪宅,支撐女兒在巴黎單日200萬美元的消費,而原本專門用于扶持窮人的小額貸款基金被挪用,直接導致2萬個小商販破產。
如此大規(guī)模的犯罪能持續(xù)多年不被發(fā)現(xiàn),暴露了越南金融監(jiān)管系統(tǒng)的致命漏洞,監(jiān)管人員曾發(fā)現(xiàn)有20家公司注冊地址竟然是同一個廁所隔間,卻誤以為是系統(tǒng)出錯而未深究。
這種對空殼公司循環(huán)注資的長期忽視,對銀行異常資金流的監(jiān)控缺失,讓張美蘭的犯罪行為如入無人之境。
更令人震驚的是,她通過精心設計的行賄網(wǎng)絡,為自己構建了"保護傘",將120萬美元現(xiàn)金藏在運海鮮的冰塊中送給央行前副行長陶明秀,支付副總理張和平子女在牛津大學的學費以換取外資銀行準入特權,累計行賄金額超過520萬美元。
2022年10月案件曝光后整個越南經歷了巨大的經濟震動,一位70歲老太太抱著存折在SCB門口睡了三天,只為取出兒子的肺癌手術費,河內一家經營20年的米粉店因收到銀行空頭支票被迫關閉。
恐慌情緒引發(fā)擠兌潮,越南央行每天運送30卡車現(xiàn)金也難以平息風波,最終不得不緊急注資240萬億越南盾才穩(wěn)住局面。
國際資本也應聲撤離,英特爾暫停了河內芯片廠擴建計劃,三星重新評估在越投資,給本就外債占GDP39%的越南經濟帶來更大壓力。
張美蘭落網(wǎng)之后的掙扎
2025年4月,越南法庭以金融欺詐罪等多項罪名判處張美蘭死刑。
這個判決在越南引起了軒然大波,越南很少對經濟犯罪判處死刑,而此案審理規(guī)??涨埃?6名被告同時受審,檢方提交的證據(jù)裝滿104箱,越南電視臺還進行了全程直播,彰顯了政府反腐的決心。
面對死刑判決,張美蘭拋出了"免死籌碼",愿意退還75%贓款(約110億美元),并曝光77億美元隱匿資產,承諾用200萬億越南盾的收益換取生存機會。
她致函負責管理其財產的委員會,稱自己的726項資產被嚴重低估,尤其是主要城市黃金地段的房地產項目,按最新標準估值可提升3至5倍。
然而截至2025年6月,她僅上交了8萬億越南盾資產,距離檢方要求的280萬億越南盾還差得很遠。
案件在2025年6月出現(xiàn)轉折,越南國會通過刑法修正案,取消貪污罪等8項罪名的死刑,7月1日生效后,張美蘭自動改判終身監(jiān)禁。
官方稱修法是"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但不少人質疑這是為張美蘭"量身定做"的條款。
有分析認為,張美蘭掌握的龐大官員腐敗網(wǎng)絡信息,對越南正在進行的反腐運動而言價值巨大,用終身監(jiān)禁換取她的配合,或許被視為一筆"劃算"的交易。
社會對此反應強烈,學生團體高舉"死刑不可交易"的標語抗議,認為赦免她等于承認資本可凌駕法治,中小企業(yè)則聯(lián)名請愿,要求優(yōu)先追回資金填補財政缺口。
國際投資者密切關注事態(tài)發(fā)展,7月雖出現(xiàn)外資凈買入2.98億美元越南股票的回流跡象,但張美蘭案暴露的制度缺陷仍讓不少資本持觀望態(tài)度。
越南政府在這場風波中推進了金融改革,將接管較弱銀行的機構的越南盾存款準備金率減半,以推動金融業(yè)整合。
但這些措施能否徹底修復監(jiān)管漏洞,重建市場信心,還需要時間檢驗。
結語
張美蘭的人生軌跡體現(xiàn)了越南在快速發(fā)展中的制度陣痛,當經濟發(fā)展與法治建設不同步時,普通民眾往往要為權貴資本的游戲付出代價。
司法公平不應是抽象的概念,而應體現(xiàn)在每一個案件的處理中,個案的特殊情況需要考量,但不能以犧牲法律權威為代價。
真正的"免死金牌"從來不是金錢,而是對法律的敬畏與對規(guī)則的遵守,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讓每一個人都相信,無論財富多寡,在法律面前都人人平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