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29日,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的一記重錘,再次給特朗普政府帶來了重擊。法院以7比4的投票結果維持了之前下級法院的裁決,認為特朗普援引的緊急法案并未授權他征收大部分關稅。
這一案件被稱為“VOS訴特朗普案”。今年4月14日,美國紐約的葡萄酒與烈酒進口商V.O.S. Selections, Inc.,聯合其他五家依賴進口的小型企業(yè)及以俄勒岡州為代表的12個州政府,在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
原告方認為,特朗普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推出的“解放日關稅”嚴重侵犯了他們的利益,違反憲法賦予國會的征稅權。被告方包括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美國政府及其下屬的貿易代表辦公室、商務部、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等行政部門。
今年5月28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三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裁定,特朗普政府無權依據IEEPA實施大規(guī)模普遍性關稅。裁決認為:美國憲法賦予美國國會獨家權力來規(guī)范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而總統(tǒng)聲稱為保護美國經濟而行使的緊急權力并不凌駕于這些權力之上。
特朗普政府隨后向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提起上訴。
根據這次的裁決書,該裁決將在10月14日生效。預計在這段時間內,特朗普政府將會直接上訴至最高法院,或者讓國際貿易法院重新審理此案,以確定其適用范圍。
在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發(fā)布裁決后,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抨擊上訴法院“高度黨派化”,并聲稱最高法院將做出對他有利的裁決。特朗普說:“如果這些關稅消失,這對國家來說將是一場徹底的災難,”“如果允許繼續(xù)下去,這項決定將真正摧毀美利堅合眾國?!?/p>
特朗普本次上任之后,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以不經過國會批準、直接頒布行政令的方式出臺一系列加征關稅措施,其中包括:
“販毒關稅”(Trafficking Tariffs):針對中國20%、墨西哥 25%、加拿大 35%,理由是這三國未能有效遏制非法阿片類藥物及相關犯罪活動對美國構成的威脅。
“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針對全球187個國家和地區(qū)征收10%—50%的對等關稅,旨在解決美國長期存在的商品貿易逆差問題,聲稱這是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的“異常和特殊威脅”。
法院的這一裁決不影響特朗普基于其他法律征收的關稅,例如基于國家安全理由,使用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征收的鋼鐵、鋁、銅和汽車關稅。
這一裁決對于特朗普政府是一個重大打擊。它不僅是針對關稅問題的裁決,更關乎總統(tǒng)緊急權力能否被擴張至財政和貿易核心領域。這一裁決是美國的政治體制對行政權的一次重大約束。無論最高法院最終是否推翻判決,總統(tǒng)濫用關稅工具的時代已被套上司法枷鎖。
原告方律師尼爾·卡蒂亞爾表示,這一判決顯示了對特朗普總統(tǒng)權力的一個關鍵限制,盡管特朗普本人一直辯稱他的權力是巨大的,在美國政府中無可匹敵?!拔艺J為今天法院以7比4的壓倒性裁決,駁斥了特朗普總統(tǒng)認為他可以隨時隨地為所欲為的觀念?!?/p>
同時,這一裁決也讓美國人看到了特朗普政權所具備的“流氓性”特征。這一特征意味著權力持有者無視規(guī)則、突破合法性邊界,以“公共利益”為幌子謀求私人或派系利益。
從理論上說,美國是一個實行“三權分立”的國家,是民主的“燈塔”。憲法明確賦予國會“管制同外國的商業(yè)”的權力,國會是規(guī)范對外貿易的唯一合法主體。這是“立法權制約行政權”的核心設計,目的是防止行政機關因短期政治訴求(如選舉利益)濫用貿易工具,損害國家長遠利益。
然而,特朗普政府卻完全對此不管不顧,將“貿易摩擦”刻意包裝為“經濟緊急狀態(tài)”,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將“緊急經濟權力”曲解為“加征關稅的自由裁量權”,繞過國會直接頒布關稅政策。這種“偷換概念”的操作,正是特朗普非法擴張行政權的危險信號。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從論證到實施全程充斥著“謊言包裝”:對外宣稱“加征關稅是為了保護美國制造業(yè)、減少貿易逆差”,實則是為了迎合鐵銹地帶選民的短期訴求,服務于自身選舉利益。
實際上,關稅政策并未真正保護制造業(yè)。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8-2020年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期間,美國依賴進口原材料的制造業(yè)企業(yè)成本平均上升12%,導致30余萬家中小企業(yè)面臨生存危機,反而削弱了制造業(yè)競爭力。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一心要減少的貿易逆差并未減少。2020年美國貿易逆差達6787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18%,所謂“保護國家利益”只是幌子。
美國已經進入了用行政權力隨意解釋法律的階段,美國政治正在從“代議制民主”向“行政專斷”轉型。
要不是如此,特朗普為何會把自己P成皇帝?
本次法院的裁定明確了兩個核心原則:《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不能成為行政機關濫用關稅權的“工具”,國會的貿易立法權不可被行政機關隨意僭越。
特朗普空前的權力,如今已經岌岌可危。如果不能在最高法院的上訴中反敗為勝,他“二進宮”以來取得的“核心成就”將付諸東流。他拿捏全球的“關稅核武”,將被嚴格限制使用。
到時候,不僅中、加、墨等主要貿易伙伴可能借機要求美國撤回相關關稅,進而推動新一輪談判,特朗普政府還可能面臨要求退還已繳關稅的壓力。美國政府將失去每月數百億美元的關稅收入,增加財政缺口。
到時候,特朗普對選民的承諾也將落空,明年的中期選舉失敗的概率大增。所以,他一定會全力反擊,去游說那9個大法官,通過威脅利誘讓他們支持自己。
對此,白宮發(fā)言人德賽表示,政府將“尋求最終勝利”,并可能使用其他總統(tǒng)權力維持關稅。例如,特朗普政府還可以援引包括《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第301條,《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以及《1930年關稅法》第338條來征收關稅,但是這些途徑將會耗費不少時日,很難達到現在張口就來、隨心所欲的狀態(tài)。
除了本次官司之外,目前美國至少還有8起類似訴訟正在進行中,包括加州單獨提起的案件。輸掉任何一起,都會對特朗普政府造成新的掣肘。
正當特朗普試圖以“解放日關稅”給自己鍍上一層“經濟民族主義斗士”的光環(huán)時,法院的一記鐵錘,將他打回了原型——特朗普終究不是皇帝,他若真想加冕,恐怕只剩下自己PS的王冠能安慰一下虛幻的夢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