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這個詞太沉重。
一個國家經(jīng)濟落后了,可用十幾年趕上去,想要瓦解一個民族,只要抽掉男人的脊梁和血性,拿走女人的廉恥和善良。
社會風氣壞了就是幾代人也難以恢復。
誠信缺失社會風氣日益惡劣,惡性事件頻頻,人們感慨這究竟是怎么了?男人的骨氣和血性,女人的善良和廉恥,似乎越來越模糊。
曾經(jīng)堅毅自強不息的男人,變得猶豫躊躇不前;曾經(jīng)溫柔善良的女人,變得自私、冷漠。
南開院長齊善鴻曾一針見血道出:
“現(xiàn)在的中國人把西方之人的事沒學明白,畜牲的事,一學就會。本來是有結婚證的兩個人才會睡在一起,現(xiàn)在兩個陌生的男女隨便就裹在一起了…”
禮義廉恥,誠信道德。
前幾日一則消息催人三觀,儲戶往信用社入股金 5000元小寫5000大寫伍仟,白紙黑字板上釘釘如今想退股銀行不認。工作人員辯稱:
只入股了100,寫錯了。
儲戶臉色變得難看“你們是銀行,咋會犯這么低級錯誤?”時隔22年,這筆賬到底該怎么算?22年前入股5000元如今還能要回來嗎?
按照信用社說法,是當時工作人員把100元入股金錯寫成5000元,這得多粗心?現(xiàn)在問題是儲戶白紙黑字證據(jù)擺在那里,到底是認還是不認?
如果認就得按當時5000元的價值退股,以及返還22年來的股金分紅。不認,只愿承認100股金及分紅,也請拿出證據(jù)來。
即便是當時工作人員寫錯,按銀行規(guī)則“立柜概不負責”原則,銀行也理應承認他的合法性。既然離柜概不負責,那么對銀行和儲戶之間應公平對等。
換句話說,假如當時確實寫錯,2002年5000元那么大一筆資金銀行不可能疏忽大意,復查有沒有可能?如果發(fā)現(xiàn)錯寫有沒有通知儲戶的告知詳情。
如果沒有,那是不是證明這本來就是5000元入股金?道理和邏輯很簡單,若仔細推敲細枝末節(jié)很容易弄清楚。
再看細節(jié):
儲戶5000元入股金這事,是白水居李女士12月30日曝光的。按她說,這筆錢是她婆婆22年前(2002年)在當時信用社入股的股金。上個月婆婆偶然找到股金證,才想起,當時入了5000的股金。
本來歡喜,等來的卻是一盆冷水,工作人員告知:股金金額有問題。
工作人員解釋是,婆婆當時辦了筆5000元貸款,是工作人員筆誤把入股金寫成貸款金額,因此實際入股只有100元。按這說法邏輯上也有不通之處。
比如,如果真貸款5000元,銀行應該有貸款記錄有留底,那么按時還款期限,銀行人員,沒有察覺異常?
有一個小細節(jié)值得注意,爆料人婆婆回想,確實有辦理過5000元貸款,但已按時歸還,但對“筆誤”這個說法一家人不認同。
所以問題就在,為什么當時這個問題,沒任何人察覺?現(xiàn)在一提退股問題就來了?
雙方各持觀點,誰說的才是真的?
事實上,想要搞清楚并不難,銀行倒查22年前,找出相關貸款記錄和入股金記錄基本上能查清事實。更重要是,儲戶這邊白紙黑字也是事實。
22年前,婆婆多大年紀?記不清很正常。
當時5000元購買力,比今天購買力大太多!對此,工作人員也說按當時入股金額(5000)不符合當年實際情況,經(jīng)查,確為工作人員失誤寫錯入股金額。
他們也給出了充分理由,比如當時辦貸款得先成為社員(資格股),大多辦理100元入股。很少有人一次性入5000元大額股。經(jīng)查留存股金分賬戶,貸款發(fā)放憑證,現(xiàn)金收入傳票。
確認是錯寫。同時甩出一張100票據(jù)。最后決定只能以100元入股金,退股或分紅。
依理他們提供了證據(jù),這事貌似到此為此。
可婆婆一家并不認可。
那么這事為難之處在于,婆婆一家確實持有5000的入股證,但同時銀行也拿出相應證據(jù)。若婆婆一方不服可以走法律途經(jīng),但感覺希望渺茫。
只能說人微言輕,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2019年時代周報報道過一篇文章:湖北武漢一胡姓男子搬遷過程中,翻出來一張保留多年“黃陂縣信用合作社社員證”,上面記錄爺爺1954年花10萬入股該信用社.
現(xiàn)在一家人想要變現(xiàn),結果被告知,10萬巨款縮水只剩200元。
按照時任行長計算,他的股金股息放到現(xiàn)在只值202.1元。胡姓男子說:“200多塊錢我要干嘛,還不夠我跑來跑去的費用?!?/p>
這是銀行不認賬,還是如行長說得?
同年4月,大慶林甸張鳳江老人拿著叔叔62年前入股的6元股金證想要換錢,這筆錢在當時據(jù)說價值不菲,這么多年過去,最后告知只能換17元3角9厘。
雖說,隨著信用制度改變有所變化,但是,在當時這么一筆錢也不少,如果知道多年后是這結果,當時不如直接花銷掉。
河南拓城一女子早年投入10000元做為股金,分紅一直領到2013年就沒管過,后來需要用錢想起,但這時候信用社變成農(nóng)商,銀行拒絕承認認定她所持股本是假的。
后經(jīng)法院調解,銀行支付1萬本金和歷年產(chǎn)生利息。這些種種無疑不在說明一件事:
為人之本,興國之基。誠信是人類最低的道德標準,是傳統(tǒng)美德,更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nèi)容,要的是,真實無欺不作假、真誠待人不說謊、踐行約定不食言。
誠信一詞,脫口容易,又有幾人履行?
誠信!這個詞太沉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