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年僅19歲的喬布斯,因輟學對人生感到迷茫,決定前往印度尋找人生方向。
在那里,他“光著腳、穿著破爛衣服”,做了七個月的冥想修行。
修行的內容,便是用正念有意識地覺察當下,通過直覺,追求平靜。
這次修煉,讓喬布斯徹底擺脫了當下的內耗,且對他此后的人生啟發(fā)也很大。
即便在功成名就后,他也保持了終生正念冥想的習慣。
還將其帶入公司,讓正念幫助員工減壓,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不過,喬布斯并不是第一個將正念引入世間撫慰人心的人。
第一個這樣做的,名叫一行禪師,也被喬布斯尊稱為“正念之父”。
他寫下《正念的奇跡》一書,在書中解釋道:
所謂正念,就是把心全部安放在自己當下正在做的這件事上,不回憶過去,不擔憂未來。
當你能夠心存正念,專心致志地做好每個呼吸,走好每一步腳下的路,那么正念自然會反饋給你生命的奇跡。
1
正念,撥開焦慮的迷霧
本書開篇,講述了法國人艾倫的故事。
艾倫曾經(jīng)歷了一段非常艱難的時光。
那時他剛有第二個孩子,為了讓妻子晚上能好好休息,他一個晚上要起床好幾次去看小寶寶,連續(xù)好幾個禮拜都睡眠不足。
而白天,他還要輔導大兒子作業(yè),送他上學陪他玩耍,并照顧剛生產(chǎn)完的妻子。
他感覺每天被分割成了好幾個部分:一部分陪孩子,一部分給妻子,一部分作家務……自己的時間所剩無幾。
這讓他非常疲憊,內心充滿了焦慮感,常常做著這事,又焦慮那事沒做完,心思散亂疲倦。
直到后來,他遇見了一行禪師,并跟著他修習正念。
他才意識到,身邊所有的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于是,他嘗試把當下的事就作為自己的事,專注過好當下每一刻。
如此一來,他心里沒有了自我生活被“占用”“剝奪”的感覺,他也不再預設下一個“任務”,生活也逐漸變得有條不紊。
人到中年,我們很多人都深陷在艾倫的困境中,每天一睜眼就有無數(shù)的事等著我們。
柴米油鹽,雞毛蒜皮,處理完這堆,又要想著下一堆,周而復始,年復一年。
人就如同擰緊的法條,不論做哪一件事,我們心里始終都焦灼著:
“什么時候能干完,下一件事情什么時候開始做。”
可是,總有那么些時刻,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會使得我們的生活節(jié)奏變得更加混亂。
而書中告訴我們,正念就是要:“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strong>
也就是說,當你洗碗時,你就專注在洗碗上,高度的專注,會讓你的大腦得到短暫的放空;
當你讀書時,你就專注在讀書上,在書中去感受、理解生活,你會有不一樣的生活感悟;
當你帶娃時,你就專注在孩子上,哪怕陪伴他做一些無意義的小事,你也會從他的成長變化中收獲為人父母的欣慰……
比起“過去和未來”,用心去做當下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你便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情緒也更容易松弛下來。
就像一行禪師說的:“過好真實的這一刻。這一刻,就是生活本身。不要做未來的俘虜,不要煩惱你未來要做的那些事,不要想著開始或擺脫什么,不要想著‘離開’當下。”
當下的時間、地點,在做的每件事,遇見的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人生的意義不在于最終到達哪里,而在于路上的風景和成長。
你無需追趕,只需抵達,專注于自己的每一步路,就能走好人生的路。
2
正念,是你改命的鑰匙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生活不過是無數(shù)跌宕起伏的瞬間。
但人生的痛苦并不來自于風起云涌,而是在自己的心念之間。
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本書的作者一行禪師,出生于越南,16歲就出家為僧,禪悟佛法。
20世紀60年代,一行禪師因為竭力反戰(zhàn),被政府取消國籍,驅逐出境。
他開始了長達39年的流亡生涯。
作為一個沒有國籍的僧人,一行禪師只能住在法國貧民區(qū),9個人擠在一間連打地鋪都很困難的房子里。
為了生存下去,他還要出門打工賺錢。吃不上飯時,甚至只能去買那種發(fā)霉的大米。
可在命運的谷底,一行禪師卻依舊致力于向痛苦中的人們傳播正念與慈悲,用正念普度蒼生。
《正念的奇跡》就是他在最困厄的時候寫下的文字。
在他看來,痛苦、艱難、困苦,本就是生活的常態(tài),人這一生,終要學會直面苦痛:
“把它們當作絆腳石,便會苦海無邊;把它們當成墊腳石,便會助人成長?!?/strong>
只要心懷正念者,凡事往好處想,人就總能絕境逢生。
走出越南后,他又用“正念”為世人治療抑郁、焦慮和減壓,幫助人們活在當下。
正念,成就了他更高的境界,后世人皆尊稱他為“當世第一大德”。
在書中,一行禪師寫道:
“當我們憤怒時,我們自己就是憤怒本身;當我們快樂時,我們自己就是快樂本身;當產(chǎn)生某些念頭時,我們本身就是這些念頭?!?/p>
而這些念頭里,藏著你的命運。
有些人工作遇挫時,心底就會冒出“我果然不行,什么都做不好”的念頭;
感情不順時,哀怨地想“我是不是不值得被愛”;
生活失意時,就會感嘆“我就是沒什么好運氣”。
這些念頭看似無關緊要,殊不知,命運的齒輪,早已藏在一個人的起心動念里。
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經(jīng)常把“我的命不好”“我真倒霉透了”“我太慘了”掛在嘴邊的人,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一定不會很好。
而一那些對未來有信念感的人,永遠發(fā)自心底認可自己、相信自己,也一定不會缺乏反思、學習和站起來的勇氣。
被正能量牽引著,就會散發(fā)出高能量磁場,所有的好運就會向你涌來。
而我們,都可以成為自身幸運的創(chuàng)造者。
3
正念,重塑你的心態(tài)
聽過一句話:“我們無法讓痛苦從生活中消失,卻能讓痛苦消失在生活里?!?/p>
而修行正念,就是一個人擺脫痛苦、甩掉厄運、重建自我的最好方式。
書中,介紹了很多修習正念的方法,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三種:
1. 在一呼一吸之間,找回內心的平靜。
一行禪師的弟子們曾問過他,怎么才能在忙碌的修行中保持正念?
他回答:“我們不必去遠方尋找奇跡,你吸氣時,群山隨你的胸膛隆起;你呼氣時,整個宇宙輕輕嘆息?!?/p>
據(jù)說人一天呼吸23040次,每一次呼吸都可以看作是止住心亂,重塑心念的機會。
如果說焦慮就像是一場龍卷風,呼吸就是那個能讓你“站定”的支點。
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你就會發(fā)現(xiàn):
一呼一吸,既能清晰地證明我們正真實地活著,也能讓我們掌控當下的心緒與節(jié)奏。
平靜與幸福不在過去和未來,而在你專注呼吸后睜開眼的這一刻。
2. 在一觀一照間,接納負面情緒。
書中提到一個絕妙比喻:負面情緒像郵差,若你拒收,他會反復敲門。與其對抗,不如拆開信封看看它想說什么。
正念的本質,是對當下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為等保持覺察,并不做任何評判。
想要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既不能對負面情緒過度關注,被它牽著走,也不能對負面清晰一味逃避,讓它在心里生根。
而是應該像禪師所說:
“我們應該溫柔而充滿敬意地對待自己的不安、痛苦、憤怒與激情,不抵制它,和它共處、與它和解?!?/p>
情緒本就是流動的溪水,是執(zhí)念將它砌成困住自己的墻。
做情緒的旁觀者,才能讓我們始終保持清醒和理性,不因物喜,不因己悲。
3. 在一念一想間,關注當下自我。
書中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對在街頭雜耍師徒二人,師傅將一根長竹竿豎立在頭上,徒弟順著竿慢慢爬到頂端。
師傅不斷走動,徒弟則保持不動。
兩人全神貫注,始終能保持完美的平衡。
旁觀者問他們?yōu)槭裁茨茏龅饺绱耍降芑卮鹫f:“因為我們都知道各自照顧好自己?!?/p>
正如一行禪師所說:
“修習自身正念非常重要,也就是保護和照顧好自己,不要執(zhí)迷于其他人照顧他們自己的方式。”
處于正念當中,我們就能全心全意地按自己的心意而活,而不是因外界而自我否定,也不會因他人的想法而自亂陣腳。
修行正念的過程中,有人或許會問,正念會帶來什么奇跡?
書中解釋道:
“正念是奇跡,借由它,我們得以成為自己的主人,重建自我?!?/strong>
修行正念,正是讓我們關照自己的內心。
哪怕生活跌入低谷,能讓你爬出來的,是當下心中的信念,以及愿意向上的努力。
正如一行禪師說的那樣:“以正念做每一件事,你因此能夠真正活著,因此懂得愛?!?/p>
正念能夠解救每一個心存陽光,愿意自救的人。
扔掉消耗自我的念頭,就是走出厄運的開始。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