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審無聲,司法有度。這次,法庭上,沒有了唇槍舌戰(zhàn),沒有了劍拔弩張,這是一場“無聲”的庭審,更是一場暖心的訴訟。
臨近開庭時間,被告未到庭,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走進審判庭,他神情略顯緊張,書記員張瑩瑩發(fā)現(xiàn)這位當事人佩戴助聽設(shè)備,于是貼心的靠近老人的耳朵講話,但對方仍表示聽不清楚。老人不停的解釋自己因為著急,突發(fā)性耳聰,話語中難掩懊惱。書記員立刻將該情況報告給法官牛芳。牛芳來到審判庭,也幾次嘗試貼近老人耳邊大聲溝通,可對老人來講效果并不理想??紤]到當事人的特殊情況,牛芳決定用“紙條詢問”代替口頭問答方式開庭,并且放慢庭審節(jié)奏。
在整個庭審過程中,牛芳將問題寫在紙上,老人在看到后進行回答。原來,自2023年起,呂某雇傭老人到指定地點進行木工工作,工作完成后,呂某只支付了小部分勞務(wù)費用,剩余款項一直未結(jié)算,呂某雖答應(yīng)支付,但拖延至今。老人無奈才提起訴訟索要剩余勞務(wù)費。
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音微小又“洪亮”?!斑€能聯(lián)系到被告嗎?”“有沒有進行對賬?”“你的勞務(wù)費包含其他人的嗎?”一個個書寫在紙上的問題代替了有聲的法庭調(diào)查。隨著法槌的落下,庭審順利圓滿的完成,老人松一口氣,神情不再緊張。老人表示庭前對于開庭溝通的問題很擔憂,經(jīng)過本次幾乎無障礙溝通的開庭,老人認為自己的訴求以及想法均得到了完整的陳述,感謝法官對于自己特殊情況做出的調(diào)整。
弱有所扶,情法相融,特殊群體在訴訟中存在著一定的障礙,從細致的庭前準備,到庭審時的無障礙溝通,這個特殊的案件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彰顯了歷城法院牛芳團隊的責任與擔當,成為踐行司法為民的生動寫照。讓他們在“無聲”的世界里聽到公平正義的聲音,感受到司法的溫度。
無聲亦有聲,有愛亦無礙。歷城法院立案庭速裁團隊每天都很忙碌,但都能以“如我在訴”的理念,充分保障當事人的權(quán)利,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yōu)質(zhì)的訴訟服務(wù)。
來源:歷城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