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偉達銷售給我國的算力芯片H20,因被曝出存在嚴重安全問題,被我國網(wǎng)信辦約談。人民日報銳評道:英偉達,讓我怎么相信你?
簡單捋下事件脈絡。
2023年底,英偉達推出H20芯片,陸續(xù)向中國客戶供貨。今年4月,美國將H20納入禁售清單,導致英偉達當季損失約55億美元。為救市場,英偉達CEO黃仁勛7月14日訪華,稱希望盡快恢復H20芯片對華銷售。但僅過去兩周,H20芯片被曝出加裝了“追蹤定位、遠程關閉”后門。7月31日,英偉達被我國網(wǎng)信辦約談,盡管英偉達對“留后門”矢口否認,但并未拿出有信服力的證明。目前,H20芯片已暫停交付。
英偉達大家不陌生。是一家市值超4萬億美元的科技巨頭,核心優(yōu)勢是AI算力。
算力是AI的命根子。如訓練一個ChatGPT,相當于讓AI讀完全人類的書,沒超級算力根本不可能。再如自動駕駛,1秒需要算100次路況,算力差自動駕駛就無從實現(xiàn)?,F(xiàn)在,全世界90%以上的AI大模型訓練都依賴英偉達的芯片,它是該領域的巨無霸。
英偉達賣我們的H20又是什么呢?
它是一款AI芯片,是英偉達旗艦芯片H100的閹割版,訓練性能只有H100的15%左右。盡管如此,我國很多領域都用它,包括大模型推理、云計算和數(shù)據(jù)中心、自動駕駛、金融風控、醫(yī)療影像等。
國產(chǎn)AI芯片不能替代嗎?相比國產(chǎn)AI芯片,H20的優(yōu)勢不在算得快,而在用得順。全球約90%的大規(guī)模AI訓練任務依賴CUDA框架,這套代碼用英文寫的,已經(jīng)搞了十幾年,H20插進來就能直接跑;國產(chǎn)芯片要用另一套語言,代碼得重新學、重新寫 。
目前國內(nèi)廠家的AI程序大多是基于CUDA框架寫的。所以他們買H20今天下單,明天上線,裝上就可以用。
另一邊,國內(nèi)芯片在性能上已經(jīng)追上甚至超越了H20,比如華為昇騰910B的算力比H20高了70%,顯然跑得更快。但如果用國產(chǎn)芯片,企業(yè)需要幾個月時間改代碼、調(diào)系統(tǒng),這對企業(yè)會影響效率,還面臨不確定性。所以國內(nèi)很多廠家不愿換別的AI芯片。
這正是英偉達穩(wěn)坐釣魚臺的原因,它賣給我國H20這種閹割版芯片,不僅能賺錢,還能對我國保持代差,順便還按打壓了我國AI芯片的發(fā)展。
對我國隱患在哪呢?
第一是路徑依賴。如果我國廠家一直用英偉達的AI芯片,那國內(nèi)AI芯片廠商該如何發(fā)展?我國如果一直買次品,AI產(chǎn)業(yè)就會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第二是安全隱患。AI競爭已上升到國家層面,如果英偉達哪天斷供芯片,我們怎么辦?就算不斷供,裝上后門,威脅我國產(chǎn)業(yè),又該怎么辦?
就像人民日報寫道:
可以設想這樣的場景: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車,突然被切斷動力;患者接受遠程手術時,設備突然黑屏;超市收銀臺,手機的支付功能,瞬間失靈……芯片漏洞后門安全風險一旦觸發(fā),我們隨時可能遭遇一場“噩夢”。
有分析說,英偉達也是受害者,它本不愿意裝后門,因為會推高運營成本,但美國政府逼它裝,否則不讓它對華銷售。
但這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安全隱患始終存在,我們要盡快汲取教訓:AI芯片不能依賴英偉達,短期是甜頭,但長期是鴉片,唯有國產(chǎn)自研才能活下去。
眼下,提升國內(nèi)芯片的性能很重要,這決定了我國芯片的競爭力。但硬件之外,軟件也很重要,如何突破CUDA的生態(tài)霸權(quán),搭好我們自己的軟件生態(tài),降低遷移成本,讓企業(yè)用得順手,這需要國家、企業(yè)同步發(fā)力。只有讓國產(chǎn)芯片有市場,我國芯片產(chǎn)業(yè)才能壯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