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鏈家二手房成交價格被隱藏這一事情引發(fā)了眾多討論。其實早在2017年,北京鏈家的二手房成交價格就已無法查看。彼時是因為成交單價實在太高,所以二手房成交價格這個功能被“閹割”了。
此番上海的操作,我大膽猜測,是不想讓二手房價格下跌過猛暴露在臺前,真是時移事易。數(shù)據顯示,今年7月,上海的二手房成交套數(shù)是19337套,環(huán)比降了7%,也是創(chuàng)下了今年3月份以來首次單月成交套數(shù)跌破2萬套的記錄。而且,不僅僅是上海,4個一線城市二手房的銷售價格下降都達到了1%。別看只是1%,但這可是4個一線城市。
當下二手房市場的核心矛盾,并非成交價格信息的透明度,而是供需失衡下的信心不足。所以對于購房者而言,失去公開成交價的透明度,他們只會去尋求更多信息渠道,以求證這套房子或這個小區(qū)的具體成交價格。這在無形當中拉長了成交周期。
購房者的這種觀望情緒還會傳導到新房市場。因為有一種邏輯,新房市場的所謂性價比,其實是參考同一片區(qū)二手房價格的。所以隱藏二手房成交價格,我覺得不算是高明之舉。
這條視頻的精髓在最后,F(xiàn)在坊間又有一種傳言,說未來隨著二手房市場的不景氣,所有中介費都會轉嫁到賣方身上,全部由賣家承擔。雖然目前該政策確實沒有落地,只是傳言,但我覺得如果二手房市場一直如此低迷,那么大概率真會變成這樣。甚至,你們別罵我,我大膽猜測,更進一步,可能所有交易稅費也會由賣家承擔。
以前是賣房市場,現(xiàn)在是買房市場。以前中介哄著賣家,現(xiàn)在中介哄著買家。但可惜的是,以前的買家和現(xiàn)在的賣家很可能是同一撥人,他們以前買房全額掏了中介費,很可能以后賣房又要掏全額中介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