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極目新聞報道,年僅35歲歌手樸翔,近日因突發(fā)心梗不幸離世。2016年他參加選秀節(jié)目《中國好聲音》時,因《把悲傷留給自己》而讓觀眾熟知。他的歌迷朋友們對此深感震驚與惋惜,他今年才35歲,怎么就因心梗去世了?
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種心血管疾病,通常由冠狀動脈持續(xù)缺血缺氧而引發(fā)心肌壞死,是冠心病發(fā)展至惡性階段的表現之一。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4》指出,心血管病已成為威脅中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續(xù)增長,2021年分別占據農村、城市死因的48.98%與47.35%,也就是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是心血管病導致的。
在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總數已超過3.3億。其中,冠心病患者數量達到了1139萬以上。更令人擔心的是,自30多歲起,心血管病發(fā)病率便開始慢慢增加,發(fā)病年齡逐漸趨于年輕化。
當前,大量的臨床研究均已證實:“時間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能在發(fā)病后2小時內及時就醫(yī),存活率能達到80%-90%,死亡率低于3%。然而,約有50%的患者在出現相關癥狀后,覺得“問題不大”,轉而忽視了身體發(fā)出的警示信號,因此錯失黃金窗口期,最終導致悲劇的發(fā)生。
因此,及時關注身體發(fā)出的“求救信號”,對于防控心血管疾病至關重要。發(fā)病前夕的跡象包括以下幾點:胸部或上肢不適、持續(xù)心絞痛、心律失常、呼吸不暢以及惡心嘔吐等。
如果有心血管病家族史,還需提高警惕。相關研究證實,心血管病具有遺傳傾向,若一級親屬患有冠心病,那么自身的患病風險將增加2-12倍。另外,由于早發(fā)冠心病的發(fā)病年齡較早,更需加強檢測、監(jiān)控及干預。以此,華大基因自主開發(fā)的早發(fā)冠心病風險基因檢測,能運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對早發(fā)冠心病相關基因進行檢測,助力實現疾病的早期發(fā)現與干預。與此同時,基于藥物基因組學,該檢測還能針對他汀類藥物4個基因位點情況進行檢測,以評估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風險及藥物療效。
盡管現代人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但高強度工作壓力及吸煙、過度飲酒、習慣性熬夜、缺乏運動、高油高鹽飲食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會加速血管老化,增加冠心病發(fā)病風險。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在于持續(xù)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健康飲食,控制體重,日常避免高油鹽,低脂低鹽低糖,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避免過多食用加工食品;規(guī)律作息,保證每天7-8小時高質量睡眠,避免熬夜,放松身心等。
心血管的損傷一旦形成,便具有不可逆性,因此,維護血管健康需盡早提上日程。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血管健康的維護,需要從日常入手,通過提早開展基因檢測與預防措施,遠離心血管病的潛在威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