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15年的昵稱說改就改!李云飛主打的就是一個“聽勸”呀!
“‘不會武功的武功李云飛’已用 15 年?!?李云飛在微博官宣更換昵稱,新名 “比亞迪李云飛” 旨在解決同事與網友反饋的 “難找、拗口” 問題,15 年前,這個名字是他為家鄉(xiāng)陜西武功 “打 call” 的小心思;如今更名,無疑是比亞迪品牌官 “聽勸” 的務實選擇。
2004 年加入比亞迪,從銷售副總到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20 余年職業(yè)生涯中,“聽” 始終是他連接用戶與品牌的紐帶:聽市場聲音,提出 “在一起 才是中國汽車”;聽用戶對技術的好奇,牽頭刀片電池、DM-i 超級混動等傳播,讓 “技術領先” 深入人心。
作為同濟大學市場營銷專業(yè)出身、擁有香港科大 EMBA 學位的 “理工男”,他的營銷兼具嚴謹與溫度。比亞迪第 1000 萬輛下線時,他推出《敢》,具象化了“敢想、敢干” 的工程師形象;跨界合作不追噱頭,聯動《黑神話:悟空》傳遞文化、助力龍舟入奧,讓比亞迪 “一路向前” 的品牌精神正式落地。
昵稱雖變,李云飛的 “實誠” 本色未改,其 “不變” 中更含對用戶需求的敬畏。從回應 “昵稱難找” 到更名 “比亞迪李云飛”,既是他 “聽勸”、重用戶聲音的體現,更是比亞迪 “以用戶為中心” 品牌基因落地 —— 不忽視用戶反饋,讓品牌與用戶連接更緊密。
從舊昵稱到新昵稱,不僅是個人與品牌的深度綁定,更是比亞迪 “用戶至上” 的具象傳遞。15 年變遷,變的是貼合用戶的表達,不變的是李云飛對用戶的赤誠與品牌堅守。這份 “聽勸” 與 “擁護用戶” 的真誠,正是比亞迪貼近市場、邁向全球的關鍵動力:能聽用戶聲音、且愿改變的品牌,終將走得更遠。大家說是不是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