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天津即將迎來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20多位外國領導人和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將齊聚海河之濱,共商發(fā)展大計。在此次峰會到來之際,天津的街頭巷尾洋溢著濃厚的盛會氛圍。
泥人張,這門從泥土中生長出的藝術,不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更是天津一張閃亮的城市文化名片。
揉、捏、刻、劃,只見一塊普通的泥巴在手藝人夏青手中仿佛被施了魔法。不到十分鐘,一個栩栩如生的泥人已然成形。
這位與泥巴打了三十多年交道的手藝人,在這次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要帶著三件作品,向外國媒體記者做展示。
泥人張彩塑工作室高級工藝美術師 夏青:最具自己的特色,才能最具國際特色。齊天大圣是一個比較傳統(tǒng)的代表,還有最具代表性的夢娃。
但夏青和團隊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如何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朋友在短時間內,不僅能看懂泥人,更能親手體驗制作的樂趣,把這份獨特的“中國記憶”帶回家。
泥人張彩塑工作室工藝美術師 彭帥:中國人認為眼睛是比較重要的地方,畫在不同的位置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們就把最重要的位置留給他們自己去畫,去體驗,畫完之后可以帶走,當作一個小的伴手禮
同樣將在外國媒體面前亮相的,還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楊柳青木版年畫。
王艷已經(jīng)在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創(chuàng)作天地中耕耘了近二十載,如今更是畫室中的核心創(chuàng)作力量。此次她將帶著《仕女游春》《四季雅聚》等經(jīng)典古版年畫作品亮相。和以往展示不同的是,這次在保留傳統(tǒng)原作風韻的基礎上,融入了她獨具匠心的設計。
楊柳青畫社高級工藝美術師 王艷:這幅畫做的是手卷的形式,其實也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美學。它就像電影一幀一幀慢慢地展開,有敘事性和閱讀性。
除了這個特別的設計,還有一項互動環(huán)節(jié),也是這次展出的一大亮點。
楊柳青畫社高級工藝美術師 王艷:藝術的語言是相通的,我們選了一些畫面,做了去色處理,用燈芯草點染,就可以出現(xiàn)樹木、樹葉這種飽滿的場景,既好操作,成就感也強。
除了這兩項非遺技藝,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天津的鄭氏漆器、木工榫卯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也將聯(lián)袂登場,共同綻放中國文化的璀璨光彩。天津正以熱情洋溢的姿態(tài),迎接著八方來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