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xiāng)
文:楊仁飛
筆者今年陸續(xù)在《臺海雜志》發(fā)表相關文章、在廈門圖書館與漳州閩南書院講解許地山在閩南的足跡時,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著作、論文、報刊文章、自媒體文章有不少說不清楚的地方,有不少搬來搬去的現(xiàn)象。
如現(xiàn)在很多人說不清許地山究竟用過那些名字(筆名),不清楚第一次用落華生筆名寫作是哪一篇,發(fā)表于什么時間?名作《落花生》的場景究竟是漳州還是廣東?許地山取“落華生”筆名有幾種含義?許地山哪一年幾月從緬甸回來,與哪一位民國大佬一起回來?許地山在漳州工作生活到底有幾年?除了已經(jīng)發(fā)表的文字外,還有哪些墨寶與福建有關?他最后一次回漳州是哪一年?
為此先整理了其在閩臺的年譜,他認識的部分閩臺師友、學生,以及當時代幾位閩籍好友對他一生的評價。更多的情況,包括在臺灣、東南亞的師友,有待慢慢補充。
一、落華生在福建的印跡與在北京香港的相關交誼
1894年2月出生于福建省臺灣省臺南。1895年,臺南到廈門(兩周歲不到)。1902年,入漳州戶籍(9歲)。1911年8月20日之后(廣州隨宦學堂畢業(yè)),到過廈門(如今的海滄、思明、集美)、漳州(年初二,兄參加黃花崗起義被捕營救出獄,時年18周歲)。1912年,石美眉麓學校教書(音樂與手工教師,19周歲)。1913,與海滄青礁陳畹蘭教師一道赴緬甸仰光共和學校教書(在仰光被稱為小許老師,教音樂語文,20周歲)。1915年10月后經(jīng)新加坡回到漳州與臺灣霧峰林家林月森訂婚,訂婚時林月森在廈門鼓浪嶼(22歲)。1915-1917年上半年,在漳龍汀師范附屬學堂(小學),即后來的省立第二師范學校附屬小學任主事以及漳州英華中學教書。1917年秋9-10月,考入?yún)R文大學(后并入燕京大學),根據(jù)其父親許南英給許地山的詩:《丑兒入京游學作此送之.花發(fā)沁園春》(24歲)。1920-22年到鼓浪嶼找施士潔、汪春源(臺籍進士)等父執(zhí),請他們?yōu)楦赣H許南英詩文集《窺園留草》寫序。集美學校作演講。1924年7月完成哥倫比亞碩士論文畢業(yè),在有關摩尼教的中文文獻方面,介紹了福建的史料。1924年底在牛津大學收到漳州侄女“薌州”去世消息,寫下哭薌州小詩(31歲)。1928年帶燕大社會學系學生邊燮清、吳高梓到福州開展疍民的社會學調(diào)查(35歲)。1928-1930年,已為燕大副教授的他出獎品支持燕大閩籍學生舉行聯(lián)誼比賽。1932年與臺籍同胞柯政和合作翻譯西方名曲,也寫詞譜曲,其譯作、創(chuàng)作的歌曲為中小學、師范的模范音樂教科書。時年40歲。1933年在臺籍同胞的支持下,校對編輯刊印父親許南英詩詞集《窺園留草》;赴臺灣低調(diào)探親,與林獻堂等親友會面,時年40歲。1934年9月初與燕大畢業(yè)學生鄭德坤在廈門(41歲)。1936年9月,其三嫂許敦谷夫人與梅光迪夫人來港。12月二哥許贊元自漳州到港。1937年國立廈門大學曾考慮聘用許地山為校長(44歲)。同年12月,與林語堂、鄭振鐸、湯用彤、簡又文等發(fā)起組織中國非常時期高等教育維持會。1938年為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簡稱文協(xié))45位理事之一。時年45歲。同年11月參加旅港福建商會救濟難民臨時委員會公演大會并發(fā)表演講(香港《大眾日報》,1938年11月)。1939-1941年組織發(fā)起成立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香港分會,擔任理事。為文協(xié)香港分會舉辦活動,聯(lián)系在港閩僑社團。為閩僑社團演講香港小史。1939年許地山在香港演講臺灣問題,為港大學生撰寫的歷史課件提綱上有鄭成功之功績、甲午戰(zhàn)爭、中日關系最近情形、“九一八事變”等歷史人物與事件,并給港大學生命題“劉永福的生平”為學年論文,重視臺灣抗日史的宣傳教育。1940年11月,陳寅恪、唐筼(臺灣抗日統(tǒng)領唐景崧之女)一家滯留香港,許地山給陳寅恪極大的幫助,并安排在香港大學中文學會舉行歡迎會,代為在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保存臺灣抗日義軍的印璽。1941年8月4日在港突發(fā)心臟病去世,在港、在緬甸、在新馬的閩僑社團與好友紛紛前來致哀,留下不少閩人好友學生的悼念文章或挽聯(lián)。
二、北京、香港期間與漳州相關的印跡與閩臺朋友
北京:北京漳州會館、燕大閩籍同鄉(xiāng)會。鄭振鐸、洪業(yè)、冰心、林徽因、鄭德坤、葉國慶、薛澄清、陳懋恒。香港:旅港閩僑商會、廈門少兒劇團(赴港演出)。宋斐如、謝東閔、蔡惠如、林林、林憾廬、宋斐如、柯政和、游彌堅、蔡愛禮、鄒韜奮、江克。
長樂鄭振鐸,許地山一生的摯友,一起參加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與文化抗日。在上海淪為孤島的危難之際,許地山接受鄭振鐸委托,代為保管珍稀古籍。鄭振鐸對許地山評價:“許地山在抗戰(zhàn)之后,完全認識到一個中國人應該怎樣在這祖國的危難之際,全心全意地投身到抗日救國運動里去。他走出書齋,走上街頭。他在這里,才完全明白,中國抗戰(zhàn)要勝利,必須由工人階級和其先鋒隊中國共產(chǎn)黨來領導。他明辨是非,分清黑白,一切服從于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他領頭和漢奸文化作斗爭,和國民黨反動派的文化活動作斗爭。他努力宣傳文字改革運動,主張從拼音文字為文字改革的最終目的。他日夜奔波地為抗日是救國運動而忙著,不是開會,就是出席講演。他找到了正確的光明的抗日救國的大道,他就帶領大批人馬,走在這條大道上?!?[《許地山選集》,北京:人民日報社出版,1958年,鄭序,第1-4頁]
時為中山大學教授的漳州人黃仲琴,與許南英許地山都有兩世的友誼,他的評價:“蓋在我祖國抗戰(zhàn)建國時代,凡足以引起抗建之助力,與發(fā)揚我民族前途之文化事業(yè),如募集公債,救護傷兵,救濟難民,提倡學術,指導青年,許先生無不視其力之所能為,不辭勞瘁,其深于愛國之熱誠,與富于民族之意識,不能不令人敬仰,于其逝世也,無論中外,不由得不令人增加悲悼”“與愛國熱誠,民族意識,是一貫的,是不但關一國一人,而關全世界”“惟其主張求知也,故自己于百?之中,仍研究法文。主張自強也,故服務教育界,勤勞不倦,如《易》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焉’。主張互助也,故對于個人或社團,種種有利于國于民族這事業(yè),無不表真摯之同情。”[ 黃仲琴:《紀念許地山先生》,《宇宙風》,1941年第122期]。
林語堂三哥林憾廬評價許地山是文化的斗士:“他的思想是改革、進步的。------要特別注意的是許先生的思想。他雖則研究宗教哲學,工作大多用在宗教經(jīng)典和史籍,而卻能不為古代文化所迷,保持清靜的頭腦,他的思想總是改革的,進步的。------ 我們要知道,許地山先生始終是一位斗士。他的為人是謙讓和易的,他的處世是“不爭”的,但他的思想,他的生平,卻是改革的,前進的,奮斗的。他在故鄉(xiāng)教書時,他的生活方式,對于自己的家世,與當時教育界的風尚,表示反抗。他的領洗進基督教,更是一種反對其周遭的社會的行為。他進燕大求學到留學,一直是與環(huán)境奮斗的一個苦學者。而在學術上,他是奮斗進步不已,才造成后來的地位。在思想上,他是改革的他不滿于現(xiàn)在的社會,不滿意于現(xiàn)政治,不滿意于現(xiàn)代的教育,不滿意現(xiàn)在的學術文化界。這如果你和他稍常晤談,便可以看出來。所以,他不是一個不過問社會的專門學者,而時常從事於社會文化事業(yè)。他始終是一位社會文化的斗士?!?/p>
結語:
許地山對閩南的文學書寫、對閩臺的情感,是研究閩臺歷史文化、研究僑鄉(xiāng)文化、海洋文化所不能忽視的領域。他用他的筆為近現(xiàn)代中國展示了一個不為人所關心的區(qū)域、所關注的群體,即留守僑鄉(xiāng)、下南洋的女性,或者在北京、廣州、香港的女性搏命故事。經(jīng)典之作有《命命鳥》《商人婦》《女兒心》《春桃》等等。
福建不能成為許地山研究的低地。他一生渴望臺灣回歸祖國,他是一位堅定的革命者、抗日的文化戰(zhàn)士。他不僅僅是文學家,更重要的是大學問家,是學術大師,在許多學科研究上具有拓荒者的本色。
本文參考了周俟松、盧瑋鑾、胡從經(jīng)、夏寅眾多學者的成果,并在廣泛收集民國報刊庫等資料基礎上,前往許地山曾經(jīng)生活工作的一些地方實地考察,在不斷修正的基礎上完成此稿。有關許地山與閩臺的學術論文正在修改中,參考文獻不在此一一列入。
作者簡介:楊仁飛,1988年山東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畢業(yè),2005年廈門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yè),曾任澳門日報社采訪課副主任、廣東省社科院歷史所助理研究員、臺灣學會副秘書長、研究員,現(xiàn)兼任福建師范大學閩臺區(qū)域研究中心許地山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演講稿PPT
LOOKERS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xiāng)
歡迎關注鷺客社,投稿聯(lián)系微信號:DONGE110
本篇圖文均為原創(chuàng),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歡迎轉發(fā)、群發(fā)給你的朋友,歡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經(jīng)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撰寫論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后臺申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