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餐飲老板內參七飯
餐飲大混戰(zhàn):
賣涼皮的賣漢堡,賣漢堡的賣烘焙
餐飲的新動向像這個夏天一樣火熱。
先是肯德基在上海開了兩家炸雞小店——炸雞兄弟,一家做中式炸雞,一家做韓式炸雞,面積也就20-50平,不做堂食,專供外賣和外帶。
◎圖源:新京報
做雞的一把好手,正在“做雞”的路上勇往直前。然后,做涼皮的來搶生意了。
來自西安的連鎖小吃品牌魏家涼皮開始發(fā)力漢堡,子品牌魏斯理漢堡已經在全國開出了40多家店,開一家火一家,殺手锏就是“量大管飽”。
你就看操作間那個漢堡,明顯就是大,不用言說的大!用咱網友的評價就是“一個牛肉漢堡隨餐送可樂和薯角,漢堡很大,怕吃完吃不飽,沒想到一個堡直接干頂了”。
再然后,賣漢堡的又盯上了烘焙這門生意。blue frog藍蛙在北京國貿的門店,重新裝修,變身為烘焙店,透明櫥窗里展示著草莓舒芙蕾蛋糕、胡蘿卜蛋糕、香蕉蛋糕等十多款產品,售價12元起。
賣漢堡的,開始賣炸雞,賣面包,賣蛋糕,然后賣涼皮的開始賣漢堡,一個神奇的餐飲循環(huán)就這么閉環(huán)了。
餐飲圈的混戰(zhàn)格局還不止這些,楊國福最近上線了“麻辣香鍋”外賣專營店,還在青島開出了首家自助小火鍋;探魚在上海開出了烤魚+熱炒的綜合體驗店……
新業(yè)務、新品牌越來越多,餐飲的品牌界限越來越模糊,品牌的嘗試越來越大膽,越來越跳躍,餐飲混戰(zhàn)的時代正加速開啟……
打破地域標簽,
用戶體驗成了最關鍵的因素
內參君一次和朋友在西貝約飯,許久沒來西貝的朋友,見了店里的烤鴨爐,問了一句,“西貝不是做西北菜的嗎?怎么還做烤鴨了”。
當時西貝上新烤鴨時,也引發(fā)了一波爭議。這一動作背后是面對全國菜系大亂燉的積極回應,消費者并不在意地域標簽,而是用餐體驗。你怎樣的正宗與地道和我關系不大,我想吃什么,怎么能吃得好才更重要。
與上烤鴨同步進行的,還有將“西貝莜面村”簡化為“西貝”這一動作,將品牌的地域屬性徹底打破。
聚焦與定位的餐飲時代似乎慢慢遠去,消費者需求為主導的餐飲時代正到來。餐飲混戰(zhàn)背后正透露著這一重要信息。
肯德基的炸雞小店,是覺察到炸雞外帶這一場景,以到家業(yè)務來增加營收。這個熱門的賽道,有默默跑出規(guī)模的臨榆炸雞腿,也有靠“生炸”出圈的滿巍明。加上烘焙業(yè)務的藍蛙,在吃完漢堡、簡餐后,還能順道買個面包走。
一份烤魚之外,還能吃到當下熱炒,吃夠了涼皮,咱可以試試漢堡。這些延伸出的場景,都完善了體驗,或者說提供了新體驗。
餐飲像種地,
多撒點種子總沒錯
當然,品牌之前的新嘗試并非是天馬行空的,各個業(yè)務線之間,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如楊國福的麻辣香鍋專門外賣店,是麻辣燙的食材換了個烹法;肯德基開出的中式風味的炸雞小店,類似的產品早已經在肯德基熱賣過,或多或少經過了市場的驗證,如生炸大雞腿,本就是夜宵時段的暢銷品……
再往后探究,新業(yè)務的加持都有原品牌供應鏈的支持。如KFC炸雞兄弟最大的優(yōu)勢,便是肯德基與背后的百勝中國,炸雞專門店基本上可以復用肯德基的供應鏈。在日后拓展到全國時,也可以借用?;蛟S日后,有肯德基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現一家炸雞兄弟。
魏斯理漢堡的量大管飽,也是基于強大的供應鏈建設。早在2016年,魏家就投資了20000余平方米的中央廚房,擁有全自動涼皮生產線、粥品、饃胚、鹵肉、米線、料包等生產線,來確保各大門店的食材標準化配送。
這之外還有五千平方米的配送中心,自建了物流車隊。供應鏈還深入到田間地頭,布局了生態(tài)產業(yè)園。有了這一堅實的基礎后,開個高性價的漢堡店自然沒啥難度。
有了供應鏈這一沃土后,種什么種子結什么果,自由度就非常高了。反過來講,野蠻生長的餐飲時代一去不復返,存量時代已然到來,精耕細作成了餐飲人的必須功課。
就像咱莊戶人家管理這一畝三分地,種完莊稼后,看地頭還空著,那就補點種子,種點菜,反正都是種地,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獲呢。這情形就跟當前的餐飲一樣,在主營業(yè)務之外,再加點新的、流行的、有需求的,能結個啥樣的瓜,都是收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