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女性獲獎人歷屆最多,6位“90后”獲獎人,8家科研機構首次擁有獲獎人……8月25日,“科學探索獎”2025年獲獎名單新鮮出爐,50位青年科學家榜上有名。
作為目前國內金額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項目之一,“科學探索獎”聚焦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專注資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獲獎人將在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隨著新一屆獲獎名單揭曉,“科學探索獎”7年來共資助347位青年科學家。
“今年的獲獎人十分優(yōu)秀,很高興看到一批瞄準原創(chuàng)突破,敢于大膽假設,不被框架束縛的青年科學家得到資助,他們代表著獎項的‘含金量’?!敝袊こ淘涸菏?、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主席高文對新一屆獲獎人贊賞有加,“期待他們施展才華和抱負,秉承對未知的好奇心,肩負起星火燎原的時代使命,勇于做第一縷‘火苗’。”
年輕科學家成為本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在今年的50位獲獎人中,有13位是年輕科學家(男性35周歲及以下,女性38周歲及以下),其中還包括6位“90后”。年輕科學家獲獎人數(shù)和去年的7位相比大幅增加。
年輕科學家們嶄露頭角,與獎項今年設置的“新星名額”密不可分。2025年,“科學探索獎”在每個資助領域提供1個“新星名額”機會,在滿足寧缺毋濫的評審原則下,該名額用于獎勵年輕科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主席潘建偉表示,設置“新星名額”,正是為了讓更多年輕科學家能夠被發(fā)現(xiàn),被看到。“但盡管我們?yōu)槟贻p科學家專設了賽道,在評審中依然堅持了‘寧缺毋濫’的原則,獲獎的13位年輕科學家,都做出了非常好的工作?!?/p>
此外,女性獲獎者人數(shù)破紀錄。今年“科學探索獎”的獲獎名單中,女性獲獎人共有9位(去年7位),獲獎人數(shù)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占比18%,其中還包括3位年輕科學家。
“科學探索獎”尊重女性科研人員的實際情況,重視她們的成長發(fā)展。獎項始終強調,同等條件下,女性和年輕人優(yōu)先。去年“科學探索獎”放寬了女性科學家的年齡申報門檻(男性45歲及以下,女性48歲及以下),今年在“新星名額”方面,也做了類似處理(男性35周歲及以下,女性38周歲及以下)。與此同時,還著力在評審各階段提升了女性評委的比例。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醫(yī)學科學院創(chuàng)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委員顏寧看來:“今年18%獲獎人是女性,是探索獎歷年來女性獲獎人最多的一次。也是給有志于從事科研工作的年輕女性一個很大的激勵:她可以,我也行,這條路前人走過了,沒那么難。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p>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經歷著從模仿、學習、跟蹤到并跑領跑的階段,只有‘從零到一’的突破,才能引領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鼓勵原創(chuàng)是當下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選出最原創(chuàng)的工作,支持最原創(chuàng)的人,‘科學探索獎’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引領示范作用?!迸私▊フf,期待新一屆獲獎人,發(fā)現(xiàn)新的科學問題,引領新的方向,為國家的科技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獲獎人及其所在機構名單如下:
來源/科學網(wǎng)、中國新聞網(wǎng)
編輯/劉斌
審簽/明芳
監(jiān)制/喬虹
點贊祝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