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怕,類似的事情以后會越來越多!
去學歷化是社會大勢
聰明的人已經(jīng)在自主去學歷了,遲鈍的人被社會毒打,感受學歷貶值的陣痛;
80后丁遠昭,清華本科、北大、牛津碩士,新加坡南陽理工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博士和博士后,在做了兩年的研究員后全職送外賣了;
毫不夸張地講,他應(yīng)該是外賣圈學歷最高的人,高學歷里最會送外賣的人。
這個事給大家的啟示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沒必要把學歷看得太重
雞娃的父母可以歇歇了,有多少孩子能雞成丁遠昭這種學霸呢?恐怕幾十個補習班加身也難以望其項背吧;
父母真正應(yīng)該做的不是把孩子變成學術(shù)人才,而是找到孩子的天賦和熱愛所在;
進入到大學階段的孩子,也不能像從前那樣一味地去考證書、讀研提升學歷了,而是要從生存、賺錢的角度去提升技能。
2、學歷單出是災(zāi)難
所有人都應(yīng)該意識到,單靠學歷出人頭地甚至找到一份能養(yǎng)活自己的工作已經(jīng)是一種奢侈了;
書本知識、學校生活不應(yīng)該成為人唯一的成長路徑,我們這代人應(yīng)該去社會生產(chǎn)實踐中去積累經(jīng)驗,迭代知識,從而厚積薄發(fā),創(chuàng)新自強。
同時,我們一直說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其中的人情世故非常有學問,這些東西也是學歷所無法獲得的;
而一個人想要成功必然要跟他人合作,或者說互幫互助,所以人情世故是逃不開的訓練場;
加入他們,了解他們才能超越打敗他們,也許你看不上溜須拍馬,也許你不想喝酒逢迎,但你不得不承認,在中國小人就是比人才吃得開!
最后,管理好你的外形,人都是視覺動物,就算長相不好,還可以靠身材、化妝、衣著來湊。
3、普通人不要在學歷上過度投資
否則一旦失敗,整個家庭根本承受不了!
底層有很多父母在培養(yǎng)孩子讀書這塊魔怔了,明明孩子不是搞學術(shù)那塊料,還非要傾家蕩產(chǎn)送孩子讀書;
我家親戚就是這樣,他孩子當年高考進了民辦大專,后來又聽孩子的專升本,考研考了三次,如今研究生畢業(yè)就上了兩年班,失業(yè)后又開始考公考編;
眼瞅著馬上要35歲了,可是除了一紙幾經(jīng)波折拿到的研究生學歷外,一無所有;
而家里為供她讀書花光了積蓄,甚至還欠了很多外債,類似的爛尾娃這兩年太多了;
家長糟心,孩子心里也愧疚,讀了那么多年書,花了家里那么多錢,最后一事無成很容易抑郁。
所以,普通人要量力而行,孩子如果不是搞學術(shù)那塊料,供到本科就可以了;
人說到底還是要面對生活,面對柴米油鹽,面對婚姻孩子,越早掌握賺錢的技能越好。
書讀太多的人有一個毛病
賺不了“臟”錢。
我身邊很多高學歷朋友都是這樣,滿腦子都是給別人打工的思維,只會賺干凈錢,只會出賣體力、時間、技術(shù)和腦力賺錢;
但跌落底層的這一年多,我見識了太多看起來不靠譜的人,實際上賺錢能力非常炫酷;
因為他們不害怕臟,什么錢都賺,違法的除外,臉皮也足夠厚!
當你放下禮義廉恥,放下道德感,你會發(fā)現(xiàn),大錢賺不到,但小錢很好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