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抄楊慎詩詞,介紹過這個寫“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楊升庵的一生,他是明才子之首。
以狀元之身被廷杖流放云南,也算是一個人物。
這次走蜀道,果然就查閱到他在這里留下的遺跡,就是一首詩:《三岔驛》。
三岔驛
明 楊慎
三岔驛,十字路,北去南來幾朝暮。
朝見揚揚擁蓋來,暮看寂寂回車去。
今古銷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長亭樹。
三岔驛站十字路口,為了追逐名利,人們辛苦奔波,北去南來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
早上看到官員得意洋洋,來往于道路;晚上看見他們灰心喪氣地趕車回去。
古往今來,追逐名利的人都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之中,唯有短亭前的流水和長亭邊的樹依舊還在。
看,是不是有些“漁樵閑話”的意思?
這次我走蜀道,偏偏遺漏了三岔驛,從留鳳關過的時候,停下車還左看右看的,真是一個二百五。
三岔驛就在留鳳關旁幾公里的地方,以前連云棧道從鳳州翻越過去到心紅鋪,然后就到三岔驛,再到留鳳關,民國的時候修了川陜公路,從雙石鋪(鳳縣縣城)直接翻過酒奠梁到留鳳關,把心紅鋪和三岔驛繞過了。
古人沒事不走原路,走在蜀道上的人不是升遷的就是貶謫的,就是做生意的人也少得可憐。
心里有事,走在蜀道上的感慨就多,何況這位大才子?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边@是司馬遷的話,后來乾隆皇帝說大運河上不是為名就是為利,又加上了一個“名”。
楊慎的被貶,其實就是為了爭一個名分:皇上為了他的爸爸爭一個名分,楊慎為了一個“禮儀”爭一個名分。
最后的結果是楊慎為了這個名分貶謫云南三四十年,之死也沒有回到京城。
“今古銷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長亭樹?!?/p>
唉,人人都是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
兩耕齋閑話:閑來喝茶,夢里拈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