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國際胰腺炎指南重點更新了哪些內容?
撰文 | 球菊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見的導致住院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發(fā)病率約為110-140/10萬例[1]。臨床中,AP病情兇險,死亡率高,需要盡早進行有效的干預。近年來,學界對AP的認識不斷深入,管理手段持續(xù)更新。
今年7月,國際胰腺病學會(IAP)聯(lián)合美國胰腺病協(xié)會(APA)、歐洲胰腺俱樂部(EPC)、印度胰腺俱樂部(IPC)及日本胰腺學會(JPS),對2013版《AP管理循證指南》(以下簡稱“2013版指南”)進行了更新,發(fā)布了2025版《國際急性胰腺炎指南》(以下簡稱“新版指南”)[2-3](圖1)。
圖1 2025版《國際急性胰腺炎指南》[3]
那么,對比2013版指南,新版指南在哪些地方進行了更新?小編已整理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更新要點一:新增高CRP與IL-6作為48h內重癥AP的預測因素
2013版指南僅建議使用入院時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以及48小時的持續(xù)性SIRS預測重癥AP。
而新版指南提出,入院時的SIRS以及腹痛發(fā)作48小時后持續(xù)存在的SIRS,無論是單獨存在還是與高水平C-反應蛋白(CRP)或白介素(IL)-6同時存在,均可應用于預測重癥AP(強烈推薦;中等質量證據(jù))。
更新要點二:明確持續(xù)性(>48h)器官衰竭在預測AP死亡率中的地位
2013版指南建議通過宿主危險因素(如年齡、合并癥、體重指數(shù))、臨床風險分層(如持續(xù)性SIRS)、監(jiān)測初始治療的應答情況(如持續(xù)性SIRS、血尿素氮、肌酐)三個維度來預測重癥AP。
而新版指南則表示,持續(xù)性(>48小時)器官衰竭是AP死亡率中最重要的臨床結局決定因素,可用于預測患者的結局(強烈推薦;高質量證據(jù))。
更新要點三:細化液體治療策略
對比2013版指南,新版指南仍推薦使用乳酸林格液作為液體復蘇液。但是,新版指南對液體治療的液體速度、監(jiān)測目標進行了調整。
▌液體速度:
2013版指南推薦患者使用5–10ml/kg/h的速度進行液體治療。
而新版指南則將液體治療的速度降為1.5ml/kg/h,并表示,若患者就診時出現(xiàn)低血容量或低血壓,應給予液體推注。同時,臨床可根據(jù)患者的紅細胞比容、是否存在低血容量的臨床體征,給予額外補液。
▌液體治療監(jiān)測目標:
更新要點四:推薦NSAIDs以及阿片類藥物用于AP的鎮(zhèn)痛治療
2013版指南未明確推薦AP患者的鎮(zhèn)痛藥物。新版指南則認為,AP患者應使用阿片類鎮(zhèn)痛藥或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來緩解疼痛。其中,阿片類鎮(zhèn)痛藥可為重度疼痛患者提供更佳的疼痛緩解(強烈推薦;中等質量證據(jù))。
但是阿片類藥物應避免用于已存在呼吸抑制、意識改變或麻痹性腸梗阻患者。且需注意阿片類藥物的成癮風險,并警惕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的便秘、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更新要點五:新增抗生素在AP患者中的啟用時機和啟用標志
2013版指南未提及AP患者的抗生素啟用時機與啟用標志。
▌啟用時機:
新版指南表示,確實存在胰腺外感染或高度懷疑為感染性壞死性胰腺炎的患者,應使用抗生素(強烈推薦;中等質量證據(jù))。
▌啟用標志:
新版指南認為,體液(如血液、痰液、膽汁、尿液和引流液)的微生物培養(yǎng)陽性是抗生素治療的確切指征。計算機斷層掃描(CT)顯示胰腺/胰腺周圍壞死區(qū)域存在氣泡,提示感染性胰腺壞死,是抗生素治療的指征。
且臨床不應將單獨的CRP、白細胞計數(shù)或降鈣素原(PCT)水平升高作為啟用抗生素的生物標志物(強烈推薦;中等質量證據(jù))。
更新要點六:不推薦使用FNA來確診感染性壞死性胰腺炎
2013版指南僅表示,盡管臨床可以通過細針穿刺抽吸(FNA)進行感染的診斷,但其存在假陰性結果的風險。
新版指南則明確提出,感染性壞死性胰腺炎的診斷應根據(jù)臨床、血清學和放射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不推薦常規(guī)使用FNA來確認感染性壞死性胰腺炎(強烈推薦;低質量證據(jù))。
更新要點七:推薦使用分步策略治療感染性壞死性胰腺炎
對比2013版指南,新版指南提出了感染性壞死性胰腺炎的分步治療方案:首先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隨后進行經(jīng)皮穿刺引流或內鏡腔內引流,必要時選擇腹膜后入路的微創(chuàng)壞死組織清除術或經(jīng)口內鏡下壞死組織清除術進行治療(強烈推薦;高質量證據(jù))。
更新要點八:新增AP患者的出院標準
對比2013版指南,新版指南新增了AP患者的出院標準:病情穩(wěn)定、能夠耐受經(jīng)口進食、炎癥標志物(CRP和/或白細胞計數(shù))改善、無持續(xù)性發(fā)熱且不需要或只需少量非阿片類鎮(zhèn)痛藥(有條件的推薦;低質量證據(jù))。
更新要點九:建議AP患者在隨訪期間篩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2013版指南未提及AP患者康復后糖尿病篩查的相關內容。新版指南則明確表示,所有AP患者均應在發(fā)病后接受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篩查。AP康復后3-6個月開始,應每12個月檢測一次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強烈推薦;中等質量證據(jù))。
更新要點十:新增特殊人群的管理方案
2013版指南未提及妊娠期女性這一特殊人群的管理方案。而新版指南則填補了這一空白。
新版指南提出:
▌診斷方面,腹部超聲是妊娠期患者確診AP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方法。超聲檢查結果不明確的患者可考慮采用磁共振成像檢查(MRI)(強烈推薦;低質量證據(jù))。
▌治療方面,一般而言,妊娠期AP患者的管理應與非妊娠患者相似。同時,輕度急性膽道胰腺炎的妊娠期患者盡早進行膽囊切除術,且最好是在妊娠中期或晚期(強烈推薦;中等質量證據(jù))。
更新要點十一:CT和MRI參數(shù)要求變化
AP患者往往需要使用CT和MRI評估局部并發(fā)癥。對比2013版指南,新版指南將CT的層厚要求從≤5mm縮小為≤2mm;MRI中,軸向FS-T2W序列足以識別流體積聚的壞死和液化成分。
參考文獻:
[1]鄭智,丁乙軒,盧炯地,等.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21)解讀——急性胰腺炎外科診療進展及隨訪策略[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22,37(7):545-548.
[2]Working Group IAP/APA Acute Pancreatitis Guidelines. IAP/APA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Pancreatology. 2013 Jul-Aug;13(4 Suppl 2):e1-15.
[3]IAP/APA/EPC/IPC/JPS Working Group.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ancreatology Revised Guidelines on Acute Pancreatitis 2025: Supported and Endorsed by the American Pancreatic Association, European Pancreatic Club, Indian Pancreas Club, and Japan Pancreas Society. Pancreatology. 2025 Jul 10:S1424-3903(25)00085-7.
*“醫(yī)學界”力求所發(fā)表內容專業(yè)、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jù)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