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
全世界、所有科學領(lǐng)域都算上,現(xiàn)在最熱門的方向就是 AI 了。
圖靈獎得主 Yoshua Bengio,近日成為了有史以來被引用次數(shù)最多的科學家:他的總被引用量高達 973,655 次,近五年引用量達到 698,008 次。
這項統(tǒng)計來自 AD Scientific Index,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學術(shù)排名和分析平臺,旨在評估和展示科學家、研究人員以及學術(shù)機構(gòu)的科研表現(xiàn)和影響力。
參與這次排名的共計 2,626,749 名科學家,分布在 221 個國家和地區(qū),隸屬 24,576 家機構(gòu)。排名依據(jù)總引用量和近五年的引用指數(shù)進行排序。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排名不止 AI 領(lǐng)域,還包括醫(yī)學等 13 個主要學科和 221 個學術(shù)細分學科。
我們再回到 Bengio 的研究。從學術(shù)主頁來看,Bengio 2014 年提出的 「生成對抗網(wǎng)絡(luò)(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 引用量已突破 10 萬次,甚至超過了他與 Yann LeCun 和 Geoffrey Hinton 合著的經(jīng)典論文 「Deep Learning」,不過,后者的引用量同樣也超過 10 萬次。
來源: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kukA0LcAAAAJ&hl=en
排名第二的是 2024 諾獎得主、AI 領(lǐng)域先驅(qū) Geoffrey Hinton,他的總被引用量為 95 萬 +,近五年引用量為 57 萬 +。
其中,Hinton 和學生 Alex Krizhevsky、Ilya Sutskever 合作的 AlexNet 引用量高達 18 萬 +。這篇論文發(fā)表于 2012 年,其在 ImageNet 大規(guī)模視覺識別挑戰(zhàn)賽(ILSVRC 2012)上取得壓倒性勝利,標志著深度學習在計算機視覺領(lǐng)域的突破性進展。
來源: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view_op=list_works&hl=en&hl=en&user=JicYPdAAAAAJ
位列第三、第四的研究者來自醫(yī)療領(lǐng)域:
何愷明排名第五,單篇論文《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引用量超過 29 萬次。這篇論文提出的 ResNet 成為現(xiàn)代深度學習的基礎(chǔ),幾乎所有視覺模型都借鑒了殘差思想。
來源: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DhtAFkwAAAAJ&hl=en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四月,據(jù) Nature 統(tǒng)計 ResNet 是 21 世紀被引量最多論文,單篇 29 萬次,經(jīng)典論文可以說是當之無愧了??蓞⒖肌?span search-type="3" search-href="newsapp://nc/search?entry=articleKeyword&word=%E4%BD%95%E6%81%BA%E6%98%8E">何愷明的 ResNet,成為 21 世紀被引量最多論文,Nature 最新統(tǒng)計」。
在 top 10 名單中,我們也看到了 Ilya Sutskever 的身影,總引用量 67 萬 +,排名第 7,單篇論文最高引用量 18 萬 + 。
來源: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x04W_mMAAAAJ&hl=en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高被引研究不僅在當時引發(fā)了學術(shù)界的廣泛關(guān)注,更在隨后的十幾年里持續(xù)產(chǎn)生深遠影響。
完整排名列表請參考:
https://www.adscientificindex.com/citation-ranki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