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 “秋補食紅薯,不勞醫(yī)生苦”,入秋后天氣轉(zhuǎn)涼,最該吃的 “平價補品” 就是紅薯。它看著普通,卻藏著大能量 —— 膳食纖維豐富能通便,還帶著天然的甜味能補血,中醫(yī)認為紅薯 “潤肺暖胃”,入秋吃正合適。不管蒸、煮、炸,隨手一做都好吃,老人吃著通便不便秘,年輕人吃著低卡不發(fā)胖,孩子吃著甜糯補營養(yǎng)。今天就教大家用紅薯做 3 道家常美味,簡單好做,新手也能輕松學會,把這口秋補吃進嘴里。
一、紅薯丸子:軟嫩甜糯,老人孩子都愛這口暖
紅薯做成丸子外酥里軟,咬一口糯嘰嘰的不粘牙,還帶著自然的甜香,不用放太多糖就好吃。中老年人牙口不好,這丸子不用費勁嚼,消化起來沒負擔,膳食纖維幫著腸道動起來,秋天不便秘;孩子挑食不愛吃粗糧,紅薯的甜香讓他們主動伸手要,一口一個停不下來,補營養(yǎng)還促消化;年輕人追劇想吃甜,這丸子低脂低糖,炸得外酥里嫩,解饞沒負擔,比薯片健康多了。
食材準備:
紅薯 500 克(選黃心紅薯,更甜更糯)、糯米粉 100 克、面粉 50 克(增加定型)、白糖少許(可選)、食用油適量
實操步驟:
1.紅薯去皮切成薄片(越薄蒸得越快,試過切厚片蒸 20 分鐘還硬,薄片 15 分鐘就軟),放蒸鍋蒸 20 分鐘至能用筷子輕松戳透,取出放涼(別燙著手),用勺子壓成紅薯泥(壓得細一點,丸子更光滑,有顆粒感會影響口感)。
2.紅薯泥里加糯米粉、面粉、少許白糖(黃心紅薯本身很甜,不愛甜的可以不加),用筷子拌勻(糯米粉和面粉比例 2:1,試過全用糯米粉容易散,加面粉更易定型),然后下手揉成不粘手的面團(太干加少許溫水,太稀加少許糯米粉,新手可以邊加邊試)。
3.手心抹點油(防粘),取一小塊面團搓成乒乓球大小的丸子(別太大,炸的時候不容易熟,直徑 3 厘米左右剛好),全部搓好后放在盤子里,間距留大一點避免粘在一起(我試過搓好的丸子撒點糯米粉,防粘效果更好)。
4.鍋里倒油,油燒至六成熱(筷子插進去周圍冒小泡),轉(zhuǎn)中小火,放入丸子(一次別放太多,避免擁擠粘?。?,用勺子輕輕推動,讓丸子均勻受熱。我試過大火炸容易外焦里生,中小火慢炸 3 分鐘,丸子浮起來呈金黃色就熟了(撈一個掰開看看,里面不粘牙就好)。
5.撈出丸子放在廚房紙上吸掉多余油分,稍涼后吃更軟糯。我試過剛炸好有點燙,放 2 分鐘再吃,甜糯感更明顯,還能蘸點酸奶吃,酸甜搭配孩子更愛。
做好的紅薯丸子外酥里軟,咬開是綿密的紅薯泥,帶著自然的甜香,老人孩子都能輕松嚼動,吃完肚子暖暖的,腸道慢慢 “動” 起來了。
二、酒釀紅薯小圓子:暖身潤肺,女性喝著氣血足
紅薯的甜混著酒釀的香,煮出的小圓子甜絲絲暖乎乎,喝一口從喉嚨潤到胃里,還帶著淡淡的酒香。中老年人入秋容易手腳涼,喝這碗暖身不燥,紅薯的膳食纖維幫著潤肺,喝完嗓子不干了;女性朋友秋天氣血不足,酒釀補氣血,紅薯甜糯暖身,喝著比奶茶舒服,喝完渾身都松快;孩子秋天不愛喝水,這甜湯甜而不膩,往往能主動多喝兩碗,補水又補營養(yǎng),比喝飲料健康。
食材準備:
紅薯 300 克、糯米小圓子 100 克、酒釀 200 克、冰糖少許(可選)、清水 500 毫升、桂花少許(可選)
實操步驟:
1.紅薯去皮切成塊,用清水洗一下瀝干(去除表面淀粉,煮的時候不粘);糯米小圓子提前從冰箱拿出解凍(冷凍的直接煮容易散,解凍后更完整)。
2.鍋里加清水,大火燒開后放紅薯丁,煮 5 分鐘至紅薯變軟(用筷子戳一下能輕松穿透),我試過紅薯丁晚點放,煮的時間不夠會硬,提前煮 5 分鐘剛好軟糯。
3.放入糯米小圓子,用勺子輕輕推動(避免粘鍋底),煮至小圓子浮起來(約 3 分鐘,浮起來就是熟了),然后倒入酒釀(整個倒進去不用攪拌,酒釀易碎),小火煮 2 分鐘(別煮太久,酒釀煮久了會發(fā)酸)。
4.根據(jù)口味加少許冰糖(紅薯和酒釀本身有甜味,不加也好吃),煮至冰糖融化,關(guān)火前撒點桂花(增香提味,沒有可以省略)。我試過放涼后喝更清爽,冬天熱著喝暖身,春秋常溫喝剛好。
這碗甜湯喝著甜糯不膩,紅薯軟綿,小圓子 Q 彈,酒釀帶著淡淡酒香,喝完身上暖暖的,秋天潤肺又暖身,女性常喝氣血慢慢足起來。
三、紅薯發(fā)糕:松軟不硬,全家早餐吃著舒服
紅薯做成發(fā)糕松軟香甜,不用揉面不用發(fā)酵太久,新手也能一次成功,早餐配碗粥吃著舒服又頂飽。中老年人牙口不好,這發(fā)糕松軟不硬,嚼著不費力,早上吃著開胃不燒心,膳食纖維幫著通便;孩子早上不愛吃飯,發(fā)糕的甜香讓他們主動拿,配牛奶吃著營養(yǎng)夠,一上午不餓;年輕人早上趕時間,提前做好熱著吃,比面包健康,吃完腸道舒服不卡頓。
食材準備:
紅薯 400 克、普通面粉 200 克、溫水 150 毫升、酵母 3 克、白糖少許(可選)、紅棗 5 顆(點綴)
實操步驟:
1.紅薯去皮切片蒸軟,壓成紅薯泥放涼(溫度超過 40℃會燙死酵母,一定要放涼);酵母用 30℃溫水化開(水溫別太高,摸著手溫剛好,太熱酵母會失效),靜置 5 分鐘至出現(xiàn)小氣泡(說明酵母活性好)。
2.大碗里放紅薯泥、面粉、少許白糖,倒入化開的酵母水,用筷子攪拌成無顆粒的稠面糊(像酸奶一樣的稠度,太稀加面粉,太干加溫水),我試過攪拌后用筷子挑起面糊,能緩慢滴落就剛好。
3.準備一個大碗,內(nèi)壁刷薄油(防粘),把面糊倒進去,輕輕震兩下(震出氣泡,發(fā)糕更蓬松),表面撒幾顆紅棗(去核切成小塊,點綴又增甜),蓋上保鮮膜,放在溫暖的地方發(fā)酵 1 小時(冬天可以放溫水鍋上發(fā)酵,更快更均勻)。
4.發(fā)酵至面糊表面出現(xiàn)密密麻麻的小氣泡,體積變大一倍(沒發(fā)起來別蒸,發(fā)糕會硬,我試過發(fā)酵不夠,蒸出來像饅頭不松軟),去掉保鮮膜,上鍋大火蒸 30 分鐘(水開后再放進去蒸,蒸夠時間才蓬松)。
5.蒸好后別急著開蓋,燜 5 分鐘再拿出來(防止發(fā)糕遇冷回縮),放涼后脫模切塊。我試過剛蒸好有點黏,放涼后不粘手,松軟度剛好,老人孩子都能輕松咬動。
做好的紅薯發(fā)糕松軟帶甜,帶著紅薯的香和麥香,不用配菜就能吃,早上吃一塊配碗粥,舒服又頂飽,秋天吃著通便又潤肺,全家都愛吃。
入秋的紅薯真是 “寶藏食材”,平價又營養(yǎng),通便、補血、潤肺樣樣行。不管做成丸子、甜湯還是發(fā)糕,做法都簡單家常,老人吃著護腸道,年輕人吃著低卡不胖,孩子吃著補營養(yǎng)?,F(xiàn)在紅薯大量上市,正是最甜最糯的時候,錯過這陣就要等明年了。
覺得這些做法有用的話,就點贊轉(zhuǎn)發(fā)給身邊的朋友,一起吃紅薯過個舒服的秋天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