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那些才女,能夠在詩文書畫、天文地理等領(lǐng)域取得矚目的成就,除了自身天賦高、勤奮外,還少不了長輩的教育,比如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學富五車,還被譽為“筆法之祖”,她正是在父親的教導下繼承家學而成為一代文學家、書法家的。
李清照被譽為“古代第一才女”,他的父親李格非也是一位“牛人”。李格非,字文叔,慶歷五年(1045年)生于齊州章丘(今山東濟南)人。他年少成名、博通經(jīng)史,熙寧九年(1076年)進士及第,授太學博士,拜于蘇軾門下。
李格非為人正直忠義,紹圣元年(1094年)時,他不愿攀附章惇而被外放為廣信軍通判,后又被列入元祐黨之列,遭到罷官,此后專心研究詩文書畫,于六十一歲時病逝。李格非是蘇軾門下最富才華的弟子之一,與廖正一、李禧、董榮并稱為“蘇門后四學士”,尹穡更是稱贊其文“自太史公之后,一人而已?!?/p>
李格非是“人掩其書”的典型代表,由于文學領(lǐng)域成就太大,掩蓋了書法上的造詣,也因為傳世作品太少而被世人忽略。2010年左右,山東濟寧出土了一方墓志,名為《宋進士清河張君墓銘》,經(jīng)過專家考證,此作正是由李格非書丹,篆額和正文皆出自他手,撰文者為文學家晁補之。
此墓志長、寬約為1米,碑文共35行、總計1300余字,字徑大小約3厘米。墓主人張君即張鼎,他曾從學于孫復,多次科舉均落第,后棄文從商,行善積德于鄉(xiāng)里,德高望重。他的兒子張仲原與晁補之交厚,便請他為父撰銘,并請李格非寫碑。
不論是晁補之還是李格非,書法都取法于蘇軾,兼習唐代李邕、徐浩、晉王羲之、王僧虔等人筆法?!稄埦怪俱憽穬叭弧疤K體”根基。此作起筆逆鋒,沉著扎實,落筆后按壓、蓄力,行筆穩(wěn)實,筆畫遒勁,骨肉勻稱,橫畫、捺畫拉長,起筆、收筆和中截的輕重、粗細對比明顯。
用筆方圓并用,轉(zhuǎn)折處富有韌性。結(jié)字以橫取勢,整體向右上方傾斜,欹側(cè)扁方,深得蘇體精髓。同時有明顯的高低、收放、輕重對比,俯仰多姿,穿插避讓??v觀全作,筆法精到豐富,點畫筋骨豐沛,雖然字形敦厚險絕,但無絲毫的霸悍之氣,而是清秀雅雋,既延續(xù)了“尚意書風”,又不失嚴謹,蘊藉綿厚。
李格非的字雖然繼承自蘇軾,得其點畫、結(jié)構(gòu)精髓,但在書卷氣、才子氣上略勝一籌,格調(diào)甚至不輸“宋四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